83.83.魏晋之公子无双

“眼见日将晚, 太子府上饮宴将起,陆兄弟随我一同赴宴可好?”程遐同乔岱相谈甚欢, 看着外面日将西斜,想起太子府上还有些事情要商量, 便想邀请他同去。

陆兴之乃是乔岱此时所用化名。

他本想冒用王姓的, 毕竟那个家族乃是当世大族, 在南方东晋之地更是根深蒂固, 号称王与马共天下。

若用他们家子弟的名号, 应更容易取得程遐的信任才是。

只是转念又想到这北方政权之中,王家也是旁支庶系姻亲故旧遍地, 更甚者仇家也不少。

冒用他家子弟被人认出的可能性太大, 索性用了陆姓,之前便有陆家子北上辅佐君主, 虽然最后都被无故杀害,但江南陆家有北上之心,却是可以被证实的。

想来现在借用一下其名号也没什么。

又因陆兴的关系,索性便化名陆兴之, 乃江南陆家旁系子弟, 现于北地走商。

走商这种事情,世家嫡系子弟自然不屑为之,但他作为旁系子弟却是没关系, 又兼南北隔绝已久, 北方之人对南方世家的了解几乎为零。

所以, 他冒充这个身份, 短时间内完全没有问题。

“太子礼贤下士,在下只苦无机会拜见,今日有幸,全赖程公之德。”乔岱假做大喜模样,赶忙起身拜谢。

程遐见他并未假意推脱,反倒自自然然的接受了自己的提议,更是高兴。

认为他这是有大家气度,名士风范,心中忍不住想着,这南方貉子竟然能养出如此佳儿,当真是难得。

两人客气一番,乔岱又让随侍回去取敬献给太子的礼物。

程遐连忙阻拦:“太子贤明,贤侄只身拜见即可,何必礼物。”

乔岱心里给他翻了个白眼儿,刚刚还贤弟呢,两句话的功夫就已经贤侄了,老匹夫改口倒是快。

只他也是个打蛇随棍上的,程遐敢叫他贤侄,他紧跟其后便也改了口:“世叔不知,小侄往来都是些寻常货物,怎可能以此去献与殿下。让仆人去取的,却是小侄日常所书的几幅字画,与其说是献礼,倒不如说是‘投献’来的妥当。”

当世学子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为官坐宰,要么是要有个好家世,要么便是要找个权贵依附。

而依附之时,往往献上的便是自己的文章字画,这也叫做投献之礼。

只程遐听他如此说,反倒有些不肯相信了,盯着他坦诚的眼睛看了半晌方才正色道:“贤侄这是何意?陆家在南边也是大族,岂有放自家子弟北上投效的道理?”

当然,如果现在这后赵掌权的是一个延续秦汉的世家大族,陆兴之来投,程遐绝对不会有二想。

只是,石勒一个羯奴出身的竟然能引得南方士族子弟来投,怎么看都有点不真实啊。

既如此想,程遐看着乔岱的目光就更加凌厉了起来,大有他一个回答不好就翻脸的意思。

乔岱当然知他心中所想,但他本便是走了一步险棋,自然要搏一把大的才过瘾。

“世叔既知道我陆家乃南面世族,也该知道那些南下的汉家衣冠可从来不肯承认我等的存在。”他说起这些来满是不平之色。

“丢家弃国仓惶南窜之人,也敢不认我等华夏衣冠。当真是岂有此理!”

“不瞒世叔,便是身侍羯胡又如何?

大丈夫何问出处!历来兴衰不过是成王败寇而已。

不敢有瞒世叔,小侄在家里的时候因心中这股不平之意,而得罪了后族瘐氏,家族也不敢隐匿,这才遣吾远来北地。”

说着话语中便有悲戚之意,“此次若不能出头,可能将永无归家之日。”

程遐听他“愿身侍羯胡”‘大丈夫何问出处’等语,当真听到了心坎儿上,想他程家也是累世的家族,只因近年凋零才不得不屈身于北地石赵之地勉强经营。

他更因有姐姐为石勒生下太子之故,唯恐史家笔墨饶不了他,今日听了乔岱的话,当真是生了知己之感,一时间欢喜无尽,看他的目光已经满是慈爱之色。

又听他因得罪东晋权贵,若无作为难归家,更是对他又信任了几分。时人本就是重家多过国,为了能够归并家族而投效胡族再合理不过。

乔岱也没想到这个时代的人竟然如此淳朴,一个政客,竟然只因他几句编造的话,查证都没有,就已经对他深信不疑起来,一时间心神不免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