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归去

慌张间,瞧见屋角一口大箱子,听着屋外越来越近的动静,哪儿顾着许多,赤条条就跳了进去。

咔哒。

铜锁从外头扣上。

……

翌日。

城内某河渠飘来一口大箱。

那箱子四角镶着铜边,六面刷着彩漆,绘着鸳鸯,描着金银,一眼可知不是寻常物件。

两船夫将它捞上岸来,顿时迎来观者如堵。

有识者指出,这般好物件,非达官显贵用不得,再看箱子锁扣,有李与周二字,城里有位李侯爷,他的夫人娘家正姓周,这箱子莫非是李夫人闺中之物?虽不知为何流落在外,如能物归原主,必能讨来贵人欢心。

俩船夫却不肯,非是见财起意,而是忧心倘若物归原主后,侯爷发现里头少了缺了,向他二人讨要,他俩乃贫贱百姓,哪里赔得起?

正好父老乡亲都在,要先打开箱子,请大伙儿做个见证。

两人一吆喝,引来了更多的看客。

刚打开锁扣……

那箱子突然一阵晃动。

惊得大伙儿齐呼,莫非箱子漂流水中时,钻进了什么邪祟?

但见船夫壮着胆子上去,抬脚重重一踹。

众目睽睽之下。

箱子翻倒。

滚出一个光溜溜的和尚。

…………

和尚偷人不是什么稀奇事。

都是精壮的汉子,饱食终日不事生产,一身子力气难道尽向沙弥使?

俗语有云么,一个字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是鬼乐官。

他处尚且寻常,何况是在这“和尚称风流,尼庵作鸡寮”的钱塘?和尚爱施主的故事,本地人早已听得耳朵生茧。

然而。

和尚万不该是轮转寺的和尚,施主也万不该是轮转寺的施主。

十三家不是那寻常寺观,他们既供着天外的神佛,也管着人间的职司,例如钱庄、航运、兵马、丝绸、瓷器、茶盐……似轮转寺,在死人的圈子里管着投胎,在活人的世界里则管着求子。

李侯爷夫妻,成婚多年,无有子嗣,去岁李夫人花费重金供养灵牌领受了佛法,终于喜得麟儿,夫妻俩平日宝贝非常,可这事儿一闹出,小侯爷就忽然没了消息,有人问起,便说由李夫人带回娘家省亲去了。

可邻里却道,偶尔在夜里,能听着从李府后院传出女子凄厉的哭声。

要说,不管李侯爷再怎么强项,事情再如何广为人知,以轮转寺的权势,也是能捂住人嘴、遮住人眼的。

可无奈。

祸不单行。

就在当夜,有奸夫婬妇私会,被苦主捉奸,奸夫仗着身强力壮,反过来殴杀了苦主,打斗惊动了街坊,邻里群起将其捉住,细细一看,是轮转寺的和尚;有野鸳鸯在暗处敦伦,不知怎的招惹了野狗,被狗群咬烂了屁股,幸好坊丁巡夜及时赶到,将其救下送到医馆,仔细一问,也是轮转寺的和尚;事情闹开后,有人杀了妻儿,割下大小头颅,投了衙门要告状,称妻子与人私通生下了孽种,而他要告的,还是轮转寺的和尚……

忽然之间,好大动静。

似一杆子捅翻了和尚窝,冷水落入滚油,炸起的油星子糊了看客满脸。

即便如此,以祖师的声望,以轮转寺的积威,百姓也不敢明着指向矛头。所以,就算捂不住、遮不住别人的,反过来,捂自己的嘴、遮自己的眼也是一种应付。

但又不巧。

城西有一浪荡子,三十几许一事无成。学文,考不过乡试;习武,射不中箭靶;经商,赔掉了老本。他却仍自视甚高,以为责不在己,全因时运、环境、家境拖累。

桃色丑闻一经传开,他“恍然大悟”,呆愣蠢笨的老不死,如何能生出俊秀天成的自己?

噫!

自个儿定是佛子佛孙无疑!

想通之后,杀回家去,逼问老母,非要问出她是与哪个和尚成全好事,生下了自己。

可怜他老母亲,一把年纪了,却遭亲生儿子这般侮辱,想不开便悬梁自尽。

争吵引来许多邻居看热闹,见要出人命,一拥而上救下老母,老母也不再寻短见,只是哭泣不止,那厮却喋喋不休,非要问出亲生父亲姓甚名谁。

围观中有无赖,拿言语耍弄,说三十多年前,轮转寺的印真禅师常在曲巷走动,莫非你是他的种?

浪荡子大喜,问印真容貌,无赖就照着他的模样胡诌,他越听越确信,那印真定是他生父无疑!

事不宜迟,忙赶去轮转寺寻亲。

山门前,向迎客僧说明了来意,搁往常,只会当他犯了癔症,可而今……迎客僧把他引到偏院,不久,又请来了印真禅师。

印真容貌与无赖描述颇多参差,他不以为怪,相貌应年岁而变也是常理,何况,印真听到寻亲便急急赶来,言语亲切更不作假。

可没想,印真问清了他出生年岁、家住何处、母亲名姓容貌,一下变了脸孔,呵斥他是鬼迷心窍,着弟子乱棍将他打了出去。

寻亲不成,反落了一顿好打。

浪荡子恼恨得紧,竟一纸诉状告上了衙门,衙门哪儿敢得罪轮转寺,自是不管,他便以为官僧勾结,转头又把讼纸递上了城隍府。

城隍府刚接到诉讼,很是欢喜,还以为是揭露和尚面目、打击对手声誉的大好机会,连夜将浪荡子魂魄摄来,一审,大伙儿哭笑不得、又羞又恼,将他打了一顿板子,丢去了海塘罚作苦役。

虽只是荒唐人荒唐事,但钱塘人就爱这种荒唐,不多时,一则名为《浪荡儿寻和尚亲》的戏文,便在满城的茶肆与酒楼传唱。

拜神佛作干亲是本地风俗,“佛子佛孙”本也是夸赞之词,可《寻亲》一出,这词儿就变了味道,捎带还连累得钱塘诸寺庙一时门庭冷落,信徒要上门礼佛,都得遮遮掩掩,否则,若不慎撞见了平日有龃龉的,多半当面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