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行的燕国官吏又说,那里根本无法藏住千人的伏兵,顶多数百人。
也就是,数百人带了千人的辎重帐篷。
不对。
不是很对。
在古代,的确是有那种能够埋伏近千人且不暴露的地形。
可那一般都是很经典的埋伏地点。
一个没有具备大规模埋伏的地方,却有埋伏的意图?
魏忤生要是齐军,他想要拖延自己的军队,只会布置疑兵,干扰判断。
因此,哪怕连千人的辎重和帐篷都是不可能的。
“来人。”魏忤生道,“前军右翼部队,是何人领兵?”
“回陛下,是军司马华衢。”他答道。
哦,华家的子弟啊。
华政,还有皇后的亲戚。
魏忤生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什么人才会谎报军情?
一者,逃脱责任。
二者,贪图功劳。
现在都还没有出现失败,何来甩锅?
谎报,意为贪功啊。
“传我命令,全军停止,就近靠水扎营,任何人不可擅动。”魏忤生抬起手道,“违令者,斩!”
………
“六殿下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就近靠水扎营,任何人不可擅动,违令者斩!”
命令传达到了华衢这里后,斥候便折返。
而在他的军帐之中,他与一位低级军官,同时也是他的小表弟商议起来。
“你说,咱们探查到千人伏兵这事,殿下会相信么?”表弟问。
“这里是藏不了千人,但咱们发现了千人的辎重,这话有问题吗?”华政道。
“哥,你的意思是齐国故意虚张声势被我们发现了?”表弟懂了。
不是撒谎,是咱们实话实说。
看到了啥,就说啥。
当然,千人的伏兵是没有的。
但的确是侦查到了一些疑兵。
总数大概在五十六人的样子。
故意的山谷之中制造动静。
继续的,华衢说道:“他们的这些人,就是吓唬咱的,不会真的来偷袭。而跟着我们行军的燕国人说了,有一条小道,可以绕行过去,出其不意,就把这些跳梁小丑给宰了,一点风险都没有。”
“可殿下不是不让我们乱动吗?”表弟担忧的问。
“就这么一路下去,别说打仗了,遇到齐贼都难。”华衢道,“咱早就得知内幕,这一仗是绝对不可能打。”
“所以?”表弟问。
压低声音,华衢道:“杀几十个齐贼,缴几面齐国军旗,再加上拿点燕国野人的耳朵,凑个百十人,就说我们遭遇了袭击,英勇作战,齐贼死伤数百,我们斩杀就有百余。”
“这有点危险吧?”
“偷偷的摸过去,骑马的不要。”华衢相当自信的说道,“我们就派百人迂回轻袭,要是没遇到人,那就回来。要是成功,这个功劳我们直接献给殿下,他还能生气吗?”
不然这出来一趟,纯白跑了。
至于小胜?
大输算平,小输算赢,平局算大胜。
只要能够有点功绩,到时候有人会可劲吹的。
殿下大功,我沾点小功,这不美滋滋?
“要是无功而返,又被殿下知道……”
表弟说了一半,看向了面前的大哥,又很快安心了:“也是,哥您可是华氏的人,当今皇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