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宋沁更加不懂了。
而宋时安,表情逐渐严肃的喃喃道:“小魏,一定要沉住气啊。”
………
大军从春平关过后,与一股数千人的燕军合流后,便向着齐国而去。
前军为赵毅所率,中军是魏忤生坐镇,后军则是项平所率。
其中经验最丰富的镇东将军项平,一直与魏忤生保持着相当紧密之联系。
二人中间的传令骑兵,一天能够来回几次。
毕竟在出发前,二人就经历了彻夜长谈,完全袒露。
项平也领悟了皇帝的意思——不要管燕国的损失,也不要有任何重创齐国的想法,逼退齐军就算成功。
老实说,项平在得知道是魏忤生单独率军前来之后,基本上就搞懂皇帝的意思了。
六殿下的确是相当不错,有胆识,有担当,且相当之果决,大将之风淳厚。
可有大将之风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大将了。
北凉那一仗是守,守比攻可纯粹太多了。
并且谁都知道,那一仗之中宋时安的作用更大。
所以派六殿下来那就根本没有指望要他赢。
此战,是来让六殿下熟练率领大规模军队的。
也算是小小的镀金。
就在虞燕联军正常行军之时,前方的探子迅速回报,骑马到了项平的面前,双手将军报上呈:“将军!殿下让交给你的!”
项平伸手接过。
打开之后认真看着。
“地图。”项平伸手。
很快,一名偏将便将地图打开,举在项平的面前。
“喊县丞过来。”项平道。
不出一会儿,一名燕国的县丞便快步跑过来,对着马上的项平行礼:“参见将军!”
“小燕山鹤翅坡一带,地势如何?”项平问道。
“回将军,都是山地,几无平地,只有一条小径,两匹马并行都过不去。”县丞说道。
“能够藏住千人的伏兵吗?”项平问。
“将军,这绝无可能。”县丞道,“顶多数百人,且要分散布置,还得是轻兵,主力为步兵,方可隐匿。”
“你能确定吗?”项平严肃的质问道。
“将军,除非说是什么新开辟的小道,不然不可能藏住千人的伏兵。”县丞十分笃定道,“下官绝无虚言!”
见这燕官这般斩钉截铁,项平便点了点头:“知道了。”
而后,陷入了思索。
前军右部,一个不可能藏匿千人伏兵的地方,被我军的斥候所侦查到,有近千人的伏兵。
有两个可能。
第一,天降神兵。
第二,夸大军情。
前一个姑且不谈。
而夸大军情意欲何为?
“给六殿下回信。”表情一凝,项平下令道,“建议全军暂停行军,不要轻动。”
………
临时休息的主帅大帐之中,魏忤生收到了项平的回信。
“小燕山鹤翅坡并无伏兵千人的可能,疑似齐军故设伏兵,请大军暂且停止行军,待重新侦查后,再行进发……”
看到项平将军的回信,魏忤生连忙起身,走到地图的面前。
看向那个因为山地如鹤翅般陡峭锋利而取名为鹤翅坡的地方,他陷入了思索。
千军的右翼来报,说是侦查到了千人的伏兵。
是通过辎重,帐篷数量而判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