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彭松,就是典型的自作孽。据档案中的记载来看,彭松性格暴虐,在离开渔村之后不久就染上了赌博的习惯,而他之所以变成人贩子,也跟他的烂赌有关。当时,彭松已经欠下了一笔赌债,正愁去哪里筹钱,这个时候,彭松的舅妈生下了一个女婴。
按照老人的说法,彭松的这个舅妈,与他并没有实际上的亲戚关系,只是按照村子里的辈分这么排下来的。
将刚刚出生的女婴处理掉,这样的事情,自然要找一个“坏人”来做,舅妈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彭松。彭松,在舅妈的眼里就是一个坏人。就算日后出了什么岔子,也可以全部推在这个彭松的身上。
起初,彭松并没有想要将女婴给卖掉,他想的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将孩子给扔了。是生是死,全看老天爷的意思。但让彭松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遇到了人贩子,并且轻轻松松的就获取了一万块钱。
一万块,对于欠下赌债,急于还钱的彭松来说,是笔不小的意外收入,就贩卖第一个女婴这件事情,与我之前所了解的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出入。但随后的事情,与我当时了解到的情况却有些不大一样。
彭松虽然还了部分赌债,可他烂赌的性子,让他旧债未清,又欠下新债。为了还债,他将脑子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并且成功的将妻子刚刚生下的一名男婴成功贩卖,随后还想要将自己的亲生女儿一并卖掉。
彭松的老婆原本是个性情柔弱的女人,否则也不可能由着彭松这么胡来。为了女儿,彭松老婆曾哭着哀求他,却被他暴力相加,于是在心灰意冷之下,生出了杀他救女的心。
她装着被彭松打怕的样子,同意了彭松将女儿贩卖的提议,但恳求彭松,在带女儿离开之前,让她好好的给女儿做顿饭,也算是一家三口再吃最后的一顿团圆饭。
长期的暴力,让彭松在妻子面前,有一种变态的优越感。那顿饭,彭松和往常一样,被妻子伺候的相当舒坦。彭松老婆故意买了好酒,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一直给彭松倒酒,然后在他酒醉的时候,用家中的斧头砍断了他的脖颈。
案发现场异常惨烈,就连民警都不敢想象,彭松的妻子当时是用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将彭松的脑袋给砍下来。档案中记载,事发之后,彭松老婆将女儿托付给邻居照看之后,就去派出所报案并且自首。案件很好审理,彭松老婆作为故意杀人的罪犯分子,被依法判处死刑,几个月后就被执行了枪决。
彭松女儿因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精神方面出了一些问题,由相关部门出面,联系了一家孤儿院。为了孩子日后的生活不被打扰,关于孤儿院的信息,并没有留在档案中。
在档案中,还夹着几张彭松的照片。我仔细的看了看,虽然照片有些模糊,但这个彭松,与我在渔村中见到的那个被鬼婴虐杀的彭松却不是一个人。
头疼的厉害,但我却不得不耐着性子,查看下去。
莫君生失踪,安安被抢,看似偶然,却又跟这个古怪的渔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想知道真相,找到安安,我必须弄清楚,莫君生为什么要带我来这个渔村,他的目的是什么?
我在档案中,找到了另外一个让我觉得眼熟的人。这个人,就是小楼主人的父亲,住在我们隔壁的大爷,也就是我刚刚提起过的那个彭坤,彭阿大。
印象中,这是一个不善言辞,但心地善良的老人,可档案中的他,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
派出所的老档案显示,这个彭阿大压根儿就没有儿子,只有一个被收养的女儿。
彭阿大,渔村土生土长的彭家人,因为性情古怪,一直没有娶亲。在彭阿大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不知道从哪里抱回来了一个女婴,当做女儿养在身边。旁边,我们所租用的那栋小楼,的确是他们家的,但不是彭阿大的儿子所建,而是他的女婿。
档案显示,彭阿大在养女二十岁的那年,为养女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女婿姓张,为人宽厚老实,在渔村里的口碑不错。渔村里的彭家人都是靠下海淘海货生存的,但彭阿大的这个女婿却不识水性,所以结婚之后,就跟外边儿那些年轻人一样,选择出去打工。
彭阿大的这个女婿相当老实,无论在哪里打工,每月都会将工资按时按点的寄回来。彭家的那栋小楼,就是用这女婿打工的钱慢慢盖起来的。
“那彭阿大的女儿和女婿呢?”
我回忆着小楼中的一切,小楼归置的虽然干净,但一看就没有什么生活气息,至少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居住了。按照彭阿大之前的说法,小楼的主人是外出打工去了,但看老人闪烁的眼神,我觉得事情并不像我了解到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