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桢宛如被重拳一击,踉跄后退。
方姨娘的名字刺痛了他的心,让他没有理由再纠缠秦檀。
“我对素怜……”贺桢的话有些纠结,眼神亦是挣扎。这句话没能说完,末尾化为了一阵叹息。
许久后,贺桢微晃着身体,朝怜香院走去。
怜香院里,方素怜恰好拆了发髻。听闻贺桢来了,她披上薄衫,外出相迎。
“大人,您从飞雁居那儿来?”方素怜扶着贺桢,温柔问道,“可是又与夫人闹脾气了?您与夫人青春夫妻,难免有误解之处。夫人出身高门,自幼金娇玉贵,您还得多多包容些才是。”
贺桢不着痕迹地拂开了她的手,淡淡道:“我与秦檀没什么好说的。”
方素怜手中落空,敏感的她立即察觉到了什么。她为贺桢斟了茶,一边替贺桢锤肩,一边问:“夫人可有问起过您从前遇到盗匪的事儿?”
贺桢抿茶,答:“没有。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
“没什么,只是夫人院里的小丫鬟,曾来素怜这儿打听过此事。是哪个小丫鬟来着……素怜也记不清面孔。”方素怜笑着,柔声宽慰,“想必夫人是好奇大人的过去吧。”
贺桢不疑有他,道:“没有问过。她对我是一点兴趣也无的。”
方素怜揉着肩的手一顿,心里疑云漫开。“当真没有?”她重问。
“没有。”贺桢推开了她捶背的手,“你这儿一切都好?没什么缺的我先前得了一匹云绢的料子,回头就差丫鬟给你送来。”
“承蒙大人关怀,一切安好。”方素怜答,“云绢贵重,还是给老夫人用吧。”
“娘那儿我已送了一匹,你不必多虑。”贺桢道:“没其他事,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
方素怜娇柔笑容凝住:“大人今夜也不留宿?”
贺桢不答,正了正衣襟,跨出了屋子。他不要丫鬟相送,只独自站在门前,凝视着怜香院的灯火。
倏忽的,他脑海中回忆起当初遭遇盗匪的事情。
他与外出礼佛的方素怜一道遭遇了盗匪,混乱之下,他为保护方素怜所坐的马车而重伤。冬日雪寒,方素怜将昏睡的他扶上马车,一路送到城中自家医馆。这一路上,男女二人亲密无间相处,令他倍感不知所措。
儿时读书,先生已教导过何为男女授受不清。与女子同车而处,便该为其终身负责。只是那时,贺桢自己贫病交加,家中还有老母弱弟,根本无力娶妻。于是,他许下了“他日平步青云,定然娶你为妻”的诺言。
如今,这诺言却无法兑现了。
怜香院里,灯火不熄。
方素怜坐在镜前,面容一片冷漠。芝儿看得心惊胆战,连忙讨好道:“姨娘莫要心慌,您是大人的救命恩人,在大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
方素怜目光平乏地盯着镜子,木然道:“我说过了,大人这是在做做样子,和衙门里的官爷交差一般。”
芝儿惶恐地低下了头,眼观鼻、鼻观心,又小声道:“只要姨娘您有孕,大人便会更疼爱您。届时,那新夫人再新鲜、再美貌,也不算什么。”
方素怜笑了一声,漠然移开目光。她理一下鬓角,一瞬便恢复了温弱模样,和和气气道:“芝儿,你去二夫人那儿跑一趟,就说我有事要告诉二夫人。”说罢,便附在芝儿耳旁一阵密语。
芝儿得命,匆忙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方素怜一人,她将手缓缓搁在腹部,冷笑起来。
“怀孕?只有我一个人,又要怎么怀孕?!要是我不耍点儿手段,恐怕连个孩子都得不到!”
这话说出来,连贴身伺候的芝儿都不会信:贺桢时常在怜香院留宿,但方素怜却至今是完璧之身!贺桢对着她的身子,竟是丝毫不会心动!偶尔,还会露出一副挣扎神情,竟像是被逼迫了似的!
她自个儿常常喟叹贺桢不知冷热,就是因着这个缘由。芝儿不知情,还以为她是在无病呻|吟。那新夫人秦氏恐怕也是知道了此事,才敢猖狂地说出“有孕便抬贵妾”这样的话来!
真真是可恨至极!
一时间,贺桢心绪复杂无比。
——宰辅谢均都说了,要好好谢谢秦檀的功劳,可见秦檀心底有自己,这才会为了一次选试前后出力,求到了太子殿下那儿。
他有心要补偿秦檀,但又怕对不起许下了山盟海誓的方素怜,此刻心底矛盾无比,左右为难。
贺老夫人瞧出他为难,上去推了推贺桢的背,蹙眉训斥道:“还不快去谢谢你媳妇儿的恩情?再怎么闹,你二人也是结发夫妻。太子给她脸面,你也不能冷落了人家。你去好好道个谢,日后呀,好好与你媳妇儿过日子!”
母亲言辞冷厉,贺桢无奈,只能听从母命,准备去向秦檀道谢。但要和秦檀说软化,他却拉不下这个脸面,因此只在秦檀住的飞雁居前反复徘徊。到了晚些时候,贺桢终于下定决心,踏入了飞雁居。
秦檀恰好在门口,她僵硬地站着,艳丽面庞挂着焦灼,不言不语的,和周遭喜庆的氛围格格不入。
“秦檀。”贺桢唤她,“……这段时日,你也累了,晚上好好歇歇。”
秦檀还在发怔,压根儿没听见他的话。贺桢无法,只得再喊一遍:“檀儿!”
这一声“檀儿”,将秦檀硬生生吓醒。她连连侧过身来,嫌弃问:“你怎么不去找方氏?”
这迎面泼来的冷意,叫贺桢心下一堵,当即就想赌气掉头离开。但念及母亲嘱咐,他耐着性子道:“我知道你这些时日忙累了,不如挑个时日,我带你去散散心。三日后……”
“没空。”
秦檀的拒绝来得太快,贺桢愣了下,又问:“那六日后……”
“没空。”
“九日后?”
“没空。”
贺桢薄怒涌起,当即就想甩袖离去。他明白这是秦檀变着法子给自己找不快,她就是不想和自己一道出门!可母亲的叮嘱还在耳旁徘徊,贺桢不得不耐着性子道:“那你先忙着,他日得了空闲,再与我一道出门散心去。”
说罢,贺桢立即掉头走开,免得一忽儿怒气上来了,对着秦檀发作出来。
一面走,他一面开始疑惑:秦檀既然对自己如此不耐,当初为何一定要嫁给自己呢?整个秦家的权势压下来,母亲几乎是当场便应下了这桩婚事,容不得自己多嘴。从始至终,他只知道秦家二房的小姐心仪于自己,非他不嫁,为此已闹过一回断发上吊了。
贺桢想不清这些事儿,叹了口气,往飞雁居外走。
路过穿廊时,他多看了一眼,恰好瞧见一个杏衣小丫鬟坐在穿廊上,手里拿着剪子,正咔擦咔擦拆着线。贺桢记得,这个丫鬟是秦檀身旁的,叫做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