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九具尸骨4

萧雅回想起来,晕船药的成分,而后怕自己想错了,让张知府带了一个郎中来问晕船药的制作成分。晕船药本就不是什么秘密,所以郎中也痛快的说了出来。

萧雅一听,果然没错,晕船药是可以防止晕船,但大剂量的晕船药可以让人听从命令,或许凶手就是通过喂食晕船药来操控受害者。

回到府衙后萧雅便又开始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和平安信送达的时间,因为这很可能可以发现凶手杀人的规律。于是马不停蹄的检测了剩余身份明确的尸体,萧雅发现,凶手绑架受害人,到杀害受害人,中间有7-8天的空窗期,这么说来魏清还很有可能活着。

这些确定身份的受害人,给家里的信件,内容都与魏清的相同。萧雅又想了想,认为目前来看抛开九具尸骨不谈,就现在的这几具尸骸,原本都来自不同地方,并且距离抛尸地都很远,她们想开始新的生活,一般都会选择离开家去更远的地方,或许凶手的目标就是独自旅行的人。

结合所有线索萧雅在心中根据犯罪心理学以及这个时代的特殊,萧雅对凶手进行了一个侧写,凶手是渔民,她针对那些独自旅行的人,或是跑夫弃子离开家的人,也许这些在凶手看来,她们是放弃了家庭。魏清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她独自上路,或许她还看见了,魏清让其他人把她的孩子带走,而独自一人去外面潇洒。魏清是微服出巡,别人不知道她是钦差没什么奇怪的,而魏清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民情,于是穿着也如普通百姓一般,而魏清让人带走孩子的行为,可能触怒了凶手。这让凶手以为魏清放弃了家庭,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责任。另一方面,受害者通常能映射凶手,或许凶手曾经遭受过抛弃,于是就开始讨厌没有责任感的人,她是个变态的连环杀手,一定会继续作案。

另一边,阴暗的房间里,魏清双眼无神犹如傀儡,大口喝着一名女子端过来的水,而后女子给了魏清一把匕首命令魏清刺向自己的大腿,魏清尽管双手到处都是伤口,但也闻言拿起匕首毫不犹豫的刺入了自己的大腿。

隔天,捕快又在海里发现了一句尸体,尸体还很新鲜,萧雅判断是昨夜才死亡的,但死者并不是魏清,大家松了一口气,离凶手杀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萧雅也跟着紧张起来。

捕快很快查清了这具尸体的身份,死者是前几天假人报官失踪且受到平安信的唐幂,萧雅检查发现死者大腿的伤看起来是自残伤,说明这名女子已经凶手被下药控制了,可这名死者身上还有搏斗过的痕迹,按理说,她能自残就说明她自身已经变成了傀儡,不可能和凶手打架,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有另一种更强大的本能压制住了药物,唐幂今年二十五岁,同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的女儿,但女儿现在也只有八岁。不过身为一个母亲,对于母亲来说,母爱是最强大的力量,或许她在保护自己的孩子,。

萧雅从其他捕快处得知,这些可确定身份的受害人,都是与家人先行分开,或是让下人带走家里的孩子,肚子落单,随后失踪的,而这些被害人去到海边都还有一段距离,且案发地根本找不到交通工具,这也就说明,这些受害者很可能是乘坐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去到海边。于是萧雅问了一下张知府,去海边怎么去。

张知府:“骑马,或者坐马车。”

萧雅:“下官的意思是,普通百姓,没有自己的马,或马车的。”

张知府:“为了增加税收,十年前,上任知府便开通了从前面的驿站到海边的马车,一辆马车可以独自花钱,三两银子,也可以和别人拼马车,每人三十文。车满就走。”

萧雅想所有的受害者写的平安信都是说要去远方开始新的生活,但捕快根本找不到这些人拥有马或马车的记录,就算有,也都留在了客栈中,她们是不可能凭着双脚走过去的,因为太过遥远。而去海边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官府开通的马车。官府还未了方便游客,也同意客人上了马车再将银钱给车夫,车夫到了海边盖好章,再把钱交给专门管银钱的人。能接触到受害者的也就只有车夫了,凶手为了隐藏死者的行踪,所以并未上报给官府。而官府中的人,也不会每量马车都盯着,核对姓名和人数,所以这也被凶手钻了空子。

萧雅立刻命人拿着魏清的画像去驿馆附近询问,果不其然,有人见过画中人上了车。萧雅立刻开始交叉对比了所有受害者送达平安信以及与家人分开时的车夫名单,很快萧雅发现一个叫朱老三的人很可疑,每次有受害者失踪,当天她一定在赶马车,而且赶了十年了,从未换过工作,而朱姓,又和第一具尸骨的姓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