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因此,这才是赢高想要立儒家为儒教,教化西方异邦民众的根本原因了。

就是用思想控制民众。

当然,这不分民众是西方世界的民众了。

毕竟,西方世界人口众多,想要彻底的融入到东方世界,全世界彻底变成大秦的全世界,就得向后世的大唐学习,学习大唐的兼容包并,且又思想和文化的统一。

因此,张仓对于以儒学立教,再以儒学教化西方世界的民众的方法很满意。

而且,他也觉得,这样做大秦更有利。

于是,当晚,他又来找孟论聊天,还专门就这件事跟孟论交流了很多。

“猛兄,儒家要是立教,对儒学的发展很很重要,为此就是做出牺牲也值得,你务必要多劝解下伏念先生。”临离开时,张仓开口说道,“张良之前是儒家的人,可他逃走了,他叛逃到了异邦,现在为异邦人效力,这在你们儒家来看也是背叛师门吧?”

“张兄的意思我懂!”

孟论点头道,“为了儒家,这些牺牲还是值得的!”

孟论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会做出努力的。”

之后,张仓就告辞立刻了。

次日,他需要立马赶回咸阳城,因此,他才会连夜来见孟论。

“张兄请放心!”孟论感激地说道,“明天,一路上要注意安全。”

“猛兄留步!”

张仓说完,转身离开了。

望着张仓离开的背影,孟论神色很凝重,他知道张仓今晚特意来找自己,能说这么多,可见他也能预料到儒家立教的好处。

那么,自己身为儒家弟子,就更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了。

根据跟张仓的交谈,他也觉得大秦要以儒家立教,唯一的阻碍就是张良了。

毕竟只要张良还是儒家的人,大秦就不能容忍儒家成为大秦统治西方世界的工具。

意思是,要清理门户吗?.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