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八 残忍的笑容

复社本就是有备而来,为了这场早晚会到来地辩论,不知下了多少苦功。而反观陵社众人,却都是仓促应战,在复社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到了后来张溥被迫亲自应战,但他所说的无非是不断重复祖宗之法如何如何好,一旦变了将会使朝野打乱等等。这话才一说口,就遭到了复社的猛烈反击,这位天下士子的领袖也因抵抗不住而面红耳赤!

到了天黑掌灯时分,辩论地胜负早已分出。那陵社众人虽然还在那竭力反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只是在负隅顽抗而已。再看复社众人,个个都是气定神闲地样子。

侯方域和钱谦益得意非凡,今日复社大胜,昔日在南京的那口恶气终于得出。那张溥虽然早就名满天下,但终究还是老了,再不是他们地对手了……

“众位贤良都是好口才,黄溪心中实在佩服得很。”黄溪微笑着站了起来,制止了这次辩论继续进行下去:“此次可谓国难后京师的第一大盛会,适才诸位的言语,黄溪已经命人全部记录了下来,等回去后便刻印成章,广播天下,以为天下百姓仰慕。”

张溥大惊失色,这次自己的陵社可谓是一败涂地,哪里还有什么值得“仰慕”的地方?这黄溪如此做来,分明是要让自己,让陵社所有的人出丑。可黄溪权高势大,身后又站着武英王朱由斌这样一个巨人,自己能拿他有什么办法?

“多谢黄大人费心。”侯方域一脸讨好地神色。得意洋洋地说道:“这只是复社上下,平时细心揣摩朝廷政令,细心揣摩武英王的教诲,这才有了一点小小的看法而已,黄大人却厚爱如此,要让复社万古留名。实在让侯方域惭愧得很……”

这番肉麻话让陵社之人无不心中大骂无耻。一个人可以不要脸,但不能不要脸到这等地步。他这**裸的吹捧和讨好,哪里还有半分读书人的气节,简直就是读书人中的败类。

逐渐从羞愧中镇静下来地张溥,却隐隐地看到了一种巨大的危险正在向自己和自己的陵社袭来。侯方域等人的作为所谓。分明是早有准备。现在看来陵社并不是稳操胜券的,他次地辩论只怕又要使陵社中的一部分人产生动摇。

还击了,到了还击的时候了。在京师,从各地赶来声援的读书人已经接近万人,这股强大的力量应该动用了。再不及时展开反击,只怕到时候就不光是丢面子那么简单了。南京之变的深刻教训告诉张溥。武英王朱由斌这个人只怕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地……圆三酌楼上的这场辩论,在第三天即登上了新鲜事物,才出版的《大明报》的第一版。上面详细介绍了这次辩论的起因,以及最后的胜负结果,一时成为了京师民众茶余饭后谈论的资料!

“张溥空为天下士子的领袖,可这次却被自己地学生辩得体无完肤啊。”

“可不,我有个兄弟在小圆三酌楼在伙计,那天回来后就对我说。张溥和他的那个什么陵社,根本就不是人家地对手。这不,刚我听人在那读……对了,大明报,那上面可写得清清楚楚。连多少人参与,都是些谁。都记载了在了上面。要说,这大明报啊。还真是好东西。”

酒楼里,茶馆里到处都是这样的议论。

而坐在角落里,换上了一身便装和黄溪一起查访民情的朱斌,却笑吟吟地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报纸这一事物,其实从江南省开始就有了,只不过在京师民众的眼里还觉得特别新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