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安则休憩一夜后,便被王老太他们拉着一大早便开始沐浴、燃香、献茶果,这些都是柳树村开祠堂祭拜祖宗的惯例。
说是祠堂还不如说只是一个简陋的小屋子,即便这样在村子里也算是富贵人家了。村子里的其他人直接将祖宗牌位放在一个小桌上日日祭拜,这便是他们的‘祠堂’。
等这些都做好了,便由着辈份最大的人,也就是王老太带着大家一个个参拜祖宗的牌位。王家人都跪在蒲团上,就连尚且年幼的王以丹也在娘的提前教导下乖乖跪着。
王老太双手合一,口中念念有词,“列祖列宗保佑,今柳树村第三十五代王家子孙王安则以十五岁的年龄成为解元,特此禀报先祖。”念毕,众人摸摸闭眼祷告,等香燃尽后才能退场。
光是祭祖,便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谢石看的啧啧称奇,“没想到你们这讲究也挺多的。”
王安则瞥了他一眼,“还是讲究些好。”
“我们什么时候出去游学?”谢石没有在意王安则的态度,他现在对游学更感兴趣,“呆在这个小村子里我都快憋坏了。”
“那你可以先离开。”王安则可不吃他这套,他才刚回来一天,怎么说也得把事情都安顿好再走,下次回来又不知道是何光景。
谢石被说的一噎,“你当时果然是骗我的吧,你那会可是很好说话的。”
王安则意味不明的看着他,“你不都知道了。”
“哼。”谢石有些恼怒,他也不是个喜欢上赶着贴人家冷脸的人,脚尖一点便不知道哪去了。
好俊的武功!
王安则眼前一亮,但想到谢石不知道为什么跟着他身边还是算了,这种不明目的的人谁知道会不会给他背后捅刀子。
而谢石也没有离得很远,他只是借位让树梢挡住了他,形成了王安则看到的样子。他头疼的闭上眼,“这小孩越来越难搞了,现在都不怕我了,我得再想想办法才是,对付那几个老家伙还是得靠这小子成长起来。”
王安则没有在意谢石,他现在正在前往县里,打算先去拜访俞先生,然后去拜访黎安语,也不知道这些年他们过的怎么样。
“先生,王安则到了。”书童小声的对俞礼说道。
俞礼放下手中的书卷,肉眼可见的激动起来,“快让他进来。”
“是。”
王安则应声进来,笑着对他说:“先生,王安则幸不辱命,这次乡试侥幸获得解元。”
俞礼拍拍他的肩膀,“很好,你能在十五岁便成为解元,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在我面前便莫要谦虚了。”能教出这般年轻的解元,俞礼也十分自豪,为人师长,弟子能有出息便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王安则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俞先生可是从没有这么明显的夸赞自己,最多说个不错很好。
“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俞礼追问道,要知道读书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能半途而废。王安则的基础已经打的很好了,接下来只要踏实的继续走下去便一定能考中进士。
王安则将自己游学的计划告诉俞礼,俞礼也觉得这个时间去游学极为好。他点点头,“正好你现在才十五岁,如果明年就考会试即便成为进士也难得重用,现在这个时间刚刚好。而且有韩先生的教导,四年后必然可以一举拿下状元。”
王安则这才知道原来当时李彦铭是这个意思,这倒是他的疏忽。
俞礼意味深长的说道:“也许第二位三元及第便出自柳树村。”
要知道第一位三元及第正是当朝首辅,算算时间再有七八年也到了致仕的时候。而刚巧与他十分相像的王安则这时候出现了,也许那位首辅大人会将他当作弟子一样去培养也说不定。
而王安则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他和俞先生又说了一会儿话才离开。
王安则接下来便是要去黎安语家中。
黎安语热情的将王安则迎进来,“则弟,噢不,应该叫王老爷了,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举人便可以被称为老爷。
“何必和我这么生份,还是按以前的叫法吧。”王安则笑着说:“不知道你这些年过的如何。”
“那就叫你则弟吧,我还是和以前老样子,没什么好说的。”黎安语迟疑一下,便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还不如说说你,王解元这个名头可是好是威风。”
王安则见状心沉了沉,他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现的样子说道:“我吗?每天便是在书院里就是读书,倒是认识了两个很有意思的人”王安则将自己在书院里的日子娓娓道来。
黎安语眼含羡慕,“果然还是读书好啊,早知道我也去考科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