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太爷看到王安则初次考试便沉稳不乱,尤其是在旁边有人衬托的情况下,更是对他十分满意。

过了一会儿,便有衙役给大家分发试卷和草纸,王安则检查无误后填上自己的姓名、籍贯、考号。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听到可以开始答卷的号声响起,王安则等人才低头答卷。

第一场为正场,考的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前者对王安则来说倒不算难,王安则洋洋洒洒的写完了。而后者,王安则只能说是仄起平收、押韵对仗,虽不出错,但也算不上极好。

等过了许久,鼓号声响起,原来是到了中午休息。王安则整理好试卷,就着茶水吃起了馒头渣。吃完,王安则就开始闭目养。

等鼓号声再次响起,王安则拿起笔开始认真誊抄。经过几年的练习和纠正,王安则的字迹也有些自己的风骨,偶尔还能让人连连赞叹。等誊抄好后,王安则又重新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举手示意衙役过来收卷。

王安则这一动,让本来安静的考棚急躁起来,好几个考生难以置信的看着王安则,似乎在质问他为什么这么早交卷。后来看衙役过来,就收敛了眼神,专心答题,只是略显急切。

交了卷后王安则来到正堂等待其他考生交卷。而在这里已经有几位考生也是提前交卷待在这里,见到王安则略显意外。无他,只是王安则过于年轻了,虽说考试不限年龄,但大家都会在准备好才考,看到这么年轻的王安则难免会有些意外,甚至有些人都猜测王安则只不过是来体验一下考试。这样想着,倒没几个人理会王安则,都在和周围看起来有学问的人窃窃私语。

王安则见众人这般反应,也能猜到一二,他无奈的待在另一边,闭目养神。就这样过了一会儿,衙役通知他们可以离开了。

等他出去,看到外面围着好几圈的家长,看起来都是在等候考生出来。王云鹏看到王安则出来,迎上去询问,“感觉如何,身体可能吃得消。”

王云鹏的担心不无道理,虽然王安则看着精神很好,但王安则毕竟年龄尚小,和那些已经成人的其他考生不同,小孩的精力终究比不上大人。

王安则摆摆手,“爹,我好着呢,你不用担心。”

王云鹏看王安则是真的没有大碍,才放下心来,他和王安则就站在原地等着王安正出来。不一会儿,王安正就从考棚里出来了,看起来他的面色还好,应该考得不错。

王安正也的确考的不错,他感觉自己这次可以上榜了。不过越往后的场次越难,王安正心里打起精神,他打算回去再好好复习。

王云鹏见到王安正问了几句关心的话,便带着两人回到他们租的院子。王云鹏趁两人考试时候特意买了些包子,他稍微加热一下,端上桌,“你们先吃吧,别的先不重要,养好身体最重要。”

王安则的确有些饿了,他拿起包子就开始吃了起来。等吃完,王云鹏也没有问两人考的如何,王安则放下心来,虽说他自我感觉还可以,但毕竟不知道最后考的如何,他还真的有点怕他爹像别的家长一样问他考的如何。

第二天照旧和前一天一样的流程,王安则坐到考棚里,拿到试卷。第二场是初复,四书一篇、性学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百字。王安则看到试卷便放心下来,主要是些背诵知识,没有什么难度。

第三场是再复,考的是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得益于王安则爱看些杂书,律赋这个在众人看来很难的题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反倒是试帖诗,依旧只能算得了中规中矩。

第四五场连复,考的是时文、诗赋、经论、骈体文。虽说诗赋不算王安则的强项,但对于其他考的内容,王安则可以说是信手捏来。尤其是这些年看的杂书够多,王安则甚至能够引经据典,写出许多其他人都不了解的东西,看起来就很高大上。

等两人彻底考完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休息片刻后,三人便没有耽搁的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