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临夏准备等自己十八岁以后,再要孩子。

这一点她跟沈千宸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很快就有了效果。

白临夏在告示上承诺,将来学有所成的孩子,将会留在她的铺子里做事。

如此具有诱惑力的条件,吸引了不少家贫的人。

他们都不想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在家种地。

白临夏铺子里的食物,跟其他地方的与众不同,完全是独一份,对那些人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若是学会了厨艺,不仅能够在白临夏的铺子里做事,还能掌握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美食方子。

即便将来要离开她的铺子,也依然能够找到活计。

这么好的事情,不少人都带着自家的孩子过来了。

如果能被白临夏选上,意味着他们的孩子的未来就有了期盼。

农家的孩子,除了走科举之路,便只能留在家里种地,一家人忙忙碌碌也只是勉强能填饱肚子,要是遇到灾荒年,随时都会饿死。

庄户人家都是看天吃饭的,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就像是一把刀悬挂在他们的头上,而他们没有丝毫的能力改变。

那些人看到告示后,白临夏家的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

“大家安静一下,我知道你们都想要将自家的孩子送进来,不过我现在精力有限,没办法教授那么多孩子,我会在这些孩子中间,选几个聪明的来教导他们……”白临夏可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做大厨还是要有点天赋的,太过难教的孩子,她是绝对不会要的,不然只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白临夏为了查探这些孩子的天赋,特意举动了一次考试。

她想要用这样的方式筛选一些聪明的孩子,进入到稍后的考核之中。

那些孩子的爹娘,得知她要考核,瞬间变了脸色。

“我们家穷,孩子从未去私塾念过书,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此话一出,不少人纷纷附和。

毕竟,这年头能填饱肚子已经实属不易了,哪还有多余的银子,送家里的孩子去念书。

何况家中男孩多的,负担就更重了,他们辛苦劳作,也只能勉强养活孩子。

“你们不用紧张,我不会让他们写字的!”其实白临夏命人张贴告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

乡下的孩子大多都是不识字的。

不过,白临夏要考的是他们的应变能力,和他们面对突发事情的反应。

这些都是孩子最自然真实的反应,绝对不会作假。

他们听到白临夏说,不会考孩子写字时,全都松了一口气。

白临夏让自己的人,分别去试探和考验那些孩子。

经过这一轮的考验,有很多孩子都没有达到她的要求,白临夏直接让他们回去了。

随后,进入到下一轮考核的孩子,白临夏没有继续考验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去休息了。

等他们都离开后,白临夏便让自己的人,根据他们的名字,命人去调查他们的身份和背景。

这次的事情,她没有瞒着任何人,而是高调的找了这么些孩子过来。

白临夏担心,她生意场上的那些对手,会暗中派人故意潜入破坏她的计划。

生意场上会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人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她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