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媚问:“老罗是谁?”

孟氏一面拿银子,一面回答:“是你父亲之前的同僚,可惜了,如今只能靠卖字为生。——我给你一百两,你少去两遭儿。”

后半句却是对父亲说的,父母一向乐善好施,这样的事不知干过多少回了,母亲每次够痛痛快快地掏银子,可这回有点抗拒。

待父亲出门,苏媚就问了出来。

孟氏叹道:“人是好人,可运道不好,牵扯进废太子谋反案,旁人躲还来不及,偏生你父亲直愣愣地往前凑。”

苏媚头皮一炸,只觉耳边嗡嗡作响,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那岂不是招皇上忌讳。”

孟氏安慰道,“他的案子早结了,估计皇上都忘了还有这么个人。我劝你父亲少去,就是避嫌而已。”

“祖母知道吗?”

“知道,也劝过两句,见你父亲没听进去也就罢了。”

看来家人都没当一回事,苏媚不知道接济罗家和苏家被抄有没有关系,但她直觉应当远离这个麻烦才对。

不能急,一件一件来。

苏媚深吸口气,觑着母亲的脸色说:“给徐老夫人过完寿辰,我想去趟王府街盘间铺子做嫁妆,那边正好有个合适的。”

孟氏犹豫,“让李嬷嬷和外管事去办就好。”

“娘,别整天拘着我,成亲以后我伺候婆母照顾小姑,更出不了门,您让我松快两天吧。”

孟氏心一软,终是点了头。

六月初三,是徐老夫人的寿辰,距苏家被抄还有四十天。

也是第二次进晋王府的日子。

苏媚站在廊下,目不转睛望着庭院上头的天空,要下雨了,灰暗阴沉的云层压得低低的,空气中泛着泥土的腥气。

“别丧气,”她对自己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孙氏留在家中照看,孟氏带着三个女孩子去徐家过寿。应是得到了孙氏的严令,苏媛对苏媚一路低眉顺眼的,乖巧得简直不像话。

苏媚特意提醒她:“今天徐夫人的娘家侄女也来,听说她打小在西北长大,口音怪得很,你可千万憋着别笑,记住啊,不许笑。”

苏媛当然是记下了,却对这位表姑娘产生了十足的好奇心。

今儿的天着实不好,处处透着暴雨来袭前的湿热憋闷,然徐家门前着实热闹,车水马龙,冠盖如云,丝毫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

也难怪,徐家在夺嫡中站对了位置,是当今信臣,不日就要入阁,现下正是炙手可热之际,过来溜须拍马的人自然不少。

与一脸羡慕的苏媛相比,苏媚倒显得异常平静。

这些光鲜亮丽从不属于她。

寿宴摆在西花厅,徐老夫人鬓发如银,面色红润,颇有几分“鹤发童颜”的味道。

她很喜欢苏媚,一见她来就拉着手不放,“好孩子,你可有些日子不来了,可是你娘拘着你绣嫁衣?”

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苏媚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有两道打量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苏媚抬眼望去,脸色微变。

是王兰儿!

徐夫人介绍道:“这是我娘家侄女,闺名叫做兰儿,刚随她父亲回京。兰儿,这就是你心心念念要结识的苏姐姐。”

王兰儿身形娇小,长着一张端端正正的瓜子脸,细细两道柳叶眉,水杏眼波光流转,走起路来如弱柳扶风,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

“苏姐姐好。”

一开口,就不觉得美了。

浓重的口音,显然她也认识到会遭人耻笑,便极力往官话上靠近,却反而成了不伦不类更加怪异的腔调。

人群中传来一两声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