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购买权与三家工厂

按照普西尼和李队长他们的观察,短时期内这两方面的困扰都不会有。杨哲被安排到这里几年了,根本没有回去述职过,日常就是提交一份报告,只要与‘安全部’在城内的钉子们定期提交的报告一致,就没问题。

现在城内‘安全部’的钉子已经拔除,日常汇报工作的事也由普西尼城主接手,他和李队长只要配合好,在‘尼夏城’这个个被外界孤立、封闭的地方,完全可以做到短期内无人打扰。

原本因为调查官一事被木家人追着找麻烦的普西尼城主惊讶地发现最近这几天,他的日子好过多了。

老普西尼亲自打来了电话,说是调查官失踪一事已经解决,让他安心在任上好好干政绩,大力发展商贸与农副作品产业,为城里百姓做贡献。

话说得好听,普西尼城主当然知道大力发展商贸与农副产品分别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农副产品。他听说先生与人合作搞了个‘菜庄’,专门种植有机蔬菜,农副产品主要就是指的这些吧。

他不蠢。老祖父一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与木家有牵连的某位校官便辗转地搭上了他们家,从他们这里高价购买了那些‘农副产品’。这才几天哪,之前一直追着他不放手的木家人就对外宣称调查官失踪是一场‘误会’,不再向行政人事部施加压力,要把他撸下台了。

普西尼城主吃着他的小菠菜沙拉,美滋滋地品着葡萄酒,只觉得这蔬菜比从外面急运过来的高价肉类更美味。

吃肉不会让他身体好,重新感受到身体里那种充盈的能量涌动的滋味儿,但这些新送来的小菠菜可以。一开始吃他真没感觉出来,还是连续吃了好几天后突然有一天发觉到的身体情况的改变。

他相信如果自己一直吃下去,吃个两三年,在他的体质体能越来越好的前提下,说不定他的能量就会稳定在某个级别不会掉了,如果再配合‘源动水’努力训练,不仅不会掉说不得还能往上升级。如果是那样就是再完美不过的事。

面对秘书满脸的疑问,这位城主高兴地挥动刀叉为他内心刚刚谱写出来的激昂音乐做指挥。

福祸相依,祖父说的话没错。当年他灰溜溜地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地方,谁都不会想到八年后的今天,他会有如此际遇。与此刻分散在不同城市的同班同学相比,他现在可以大声说一句:他幸运多了。

“城主,您确定要减少普通货物的进出口关税?”秘书最近有些搞不懂这位的一系列举措,实在是这位八年来在事业上都是谨小慎微,轻易不会发布可能带来分歧引起城内主要矛盾的政令的,最近这两个多月他下达的政令已经远远超过了八年的总和,还都不是修修路,建建房那样的政令。

“确定。”不管之后会怎么样,反正他在这个位置就应当配合先生,而且这也确实是对民生和经济好的措施。

普西尼城主还是要尽到自己作为城主的责任的。

他比谁都懂被轻蔑、无视、孤立是什么滋味。

他也想看看,如果给这里的人们一个机会,他们能不能像自己这样也找到新的出路。

新政策颁布之初,还没有多少‘尼夏城’人意识到这些好处,而温融是第一个响应新政策的,他一口气向外城出口了三卡车的布料,一卡车的化妆品以及一卡车的零食副食品。

秋兰早就在一月前在‘北湖城’和周边其他城市打好了根基,就等着温融这边大量出货。当时他们想的是哪怕关税高为了赚钱也要把货出出去,现在关税降低了正好他们省下了一笔钱。

一大早送走了货车,温融与陪同他来送货的阿土他们相视一笑,暂时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

“没想到这么快我们的产品就能光明正大地运送到外面去了。”阿土抓了抓脖子,到现在他还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

这几个月他们身边的变化发展太快了,尤其最近这一个月来,几乎每天睁开眼,镇子、镇子周边、镇里的居民们都在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

那是朝着好的方向变化的,他活这么大从来没有在‘幽灵窟’的空气里闻到一种可以称之为甜蜜的气息,现在,他们每天出门送货,走出工厂大门,就能感受到周围人们传递过来的朝气。

N区工厂区这段日子又开了三家工厂:一家是镇子里最老实的大叔之一赵大叔开的‘玻璃厂’;一家是他们温大哥开的塑料制品加工厂;还有一家竟然是夏兰阿姨投资,玉姐和夏兰阿姨昔日的手下们一起建起来的制衣厂。

其中玻璃厂与塑料厂都是临时在N区驻扎的,等待日后搬出去,搬到‘游山湖’附近,远离居民生活区。

制衣厂则大大出乎了镇子里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夏兰女士把原来的生意盘了出去,带了一帮想从良的手下找了温融商量了一会儿,最后确定了要做这个制衣厂,这里头负责教她们裁剪缝纫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温融从城门口救回来的那位女士——玉姐。

这位玉姐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感受到了安全舒适后,没几天就能帮着干活儿做事了,精神状态也在与大油桶孩子的集体生活中一天比一天变好。一个多月她就恢复了正常,就是有些排斥异性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