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岛进社团的人,大部分都没什么文化,指望这些粗坯能懂得急流勇退,简直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随着部分懂事的大佬们的退出,空出来的地盘和地下利益,让很多社团头目如同见到血的苍蝇一样扑上去抢夺。

于是,就出现了社团大佬们的第三种结局,也是港岛大多数社团头目的结局,那就是顶风作案,死不悔改,最终被直接干掉。

在世纪末的那三年中,被抓的1.8万社团份子里,有87%的被判了刑,平均下来每人进去“赤柱”踩了4年多缝纫机。

那些曾经嚣张得不可一世的“大哥”们,要么在“赤柱”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子,要么出来以后只能靠打打零工凑合生活。

社团的大佬们和喽啰们除了以上三种结局,还有最后一种叫零星残留。

进入21世纪后,港岛大约还剩下500多人的社团成员,他们依旧活跃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苟延残喘。

但他们也只能零零散散的搞点敲诈勒索,而且必须在一些监控的死角作案。

一旦他们露脸,就会被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拍到,警察会在几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

他们即使不被现场抓住,也会在警察局庞大的数据资料库中被查个底儿掉。

21世纪的港岛社团,如同过街的老鼠,天天过的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日子,还没普通人过的好,他们想要回到社团横行的时代却再也不可能了。

因为在新世纪,从制度上就再也没有了社团生存的土壤,普通民众也不会想回到过去的生活。

现如今去港岛,无论是深夜的旺角,还是夜晚的油麻地,都可以安心漫步。

大街小巷到处都装着24小时的监控摄像头,警察的出警速度特别快,连续十几年犯罪率都在下降,这也让港岛成为了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但社会上的那些渣滓们就此消失了么?并没有,社团的故事压根就没有结束,只是重新换了一个剧本。

街头上看不见古惑仔了,不代表社团就真的绝迹了。传统的暴力模式走不通,他们就开始转向更隐蔽、更“文明”的犯罪。

21年的时候有一个社团成立了一家信托公司,然后用这个公司的名义,在好多家银行开了户。

之后的三年中,他们用这些账户,存入了高达198亿的来路不明的资金。

然后,他们再通过一套极其复杂的转账、购买虚拟货币、疯狂扫货奢侈品等方式,把这些钱变得比你的脸都干净。

这种玩法,比起当街砍人,那可是隐蔽太多,也暴利太多了。当然,警方的打击也从来没停过。

就在前年,一个代号“伏箭”的行动,就抓了82人,冻结了11.3亿的资金。

25年5月,代号“剿除”的行动又抓了83人,缴获了价值225万港元的面粉。

同一个月,“逸影”行动再次出击,拘捕了129人,罪名更是五花八门。

所以,港岛社团的故事压根就没结束,它只是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