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口出来进入柯钦市区,很明显的就能看出这里跟天竺其他地方的不同。

这里不仅是喀拉拉邦最大的城市,也是个优良的海港,水上运输非常发达,历史上就是天竺地区的香料贸易中心,被誉为“阿拉伯海之皇后”。

孙志伟进了柯钦市区后就找了一个宾馆住下,然后像普通游客一样在城里逛了一圈。

柯钦市的老城区,留下了很多的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国殖民时期的建筑群。

因为柯钦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是这三个大航海国家的殖民地。

不仅如此,这里也能看到大量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郑和下西洋时曾经多次到达柯钦。

当地的建筑、寺庙、房屋装饰、饮食习惯、烹调、茶饮、艺术、园林、语言、船只、车轮、农具等方面都有郑和舰队当年留下的影响。

柯钦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中国渔网”,据说是天竺商人在元朝忽必烈时代从中国引进的。

这种捕鱼工具在当时比较先进,时至今日,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捕鱼工具,因此就传留下来了,成为了柯钦本地的一个特色景观。

当年的新闻里面只提了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位于喀拉拉邦,可没有说这个神庙具体在哪个村子旁边。

孙志伟花了三天时间将本地的特色景点都逛了一遍,才终于从一个寺庙的导游嘴里,得到了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位置的消息。

不是本地人,还真不知道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的具体位置。

那里已经完全废弃了,平常都很少有人过去,神庙的很多建筑都倒塌成了废墟。

为了安全起见,本地的小孩也被大人警告不许靠近,以免被掉落的建筑残骸碰伤。

确定了神庙的位置后,孙志伟也没耽搁,直接取出空间里的摩托车,挎着相机就朝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赶去。

到了神庙附近遇到当地人,他都扮作游客,直言前往神庙参观,并没有受到当地人的阻止,有好心人还特意提醒他,小心建筑倒塌。

孙志伟骑着摩托车穿过一大片丛林,才终于在雨林深处找到了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

他将摩托车停在神庙废墟门口,挎着相机就走了进去。这个神庙的范围十分庞大,里面果然是一片废墟,蛇鼠虫蚁数量众多。

外围还好一些,没有全部倒塌,他依然能找到通道往里面走,到了神庙的主建筑群时,已经没有道路能够继续前进。

他索性就没有再往里面走,而是直接打开了空间,开始查看主神庙地下的情况。

随着空间的打开,顿时地下的情况映入眼帘,以神庙主建筑为中心,一条甬道在地下左右伸展开来。

甬道有三米宽,左右间隔10米各有两个宽大的殿门,一共8个地宫呈两排伫立在那里。

他已经通过透视看清楚了八个地宫中的情况,地宫的大门全部被封死,里面塞的满满的,都是各种黄金金饰和珠宝制品,还有不少金币、钻石皇冠等等。

最让他瞩目的是,在靠近门口的1号地宫中,有一尊1.2米高的大象雕像,通体用黄金铸造,其上镶嵌着众多大克拉钻石,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