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呀呀!”

“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娃!”王香红笑了一会,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一娘啊,婶子是真感谢你,平日里我那几个不孝子在镇上干活不回来的时候,就是你顾着我们两个老家伙。现在啊,村里日子好过了,那几个不孝子现在也知道着家了,自家捉捉鱼,拿到镇上去卖,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婶子这话倒也不是嫌弃你的意思,你啊,我也是拿着当闺女看的,我只生了三个臭小子,哪有闺女贴心!”

于佳一握着张婶子的手说道:“我知道的,几位婶子都把我当亲闺女看。”

“还是闺女好哇!”王香红握着一娘的手再次感叹到,“瞧,你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回来了。”

王香红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张成文,二儿子张成武,三儿子张成才。现在回来的是成文和成武,以往是三个儿子都在镇上干活,现在大儿子和二儿子回家和张根一块捕鱼生活。大强和杏花是大儿子的孩子,大福是二儿子的孩子。

小儿子成才在镇上一铺子当账房,还没成家,已经21的年纪了,王香红最操心的就是小儿子的婚姻大事了。按理说小儿子在镇上当账房是很好说亲的,可是那些好姑娘一听小伙是鬼坡岭的就不愿意嫁过来。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

“一娘来了啊。等会拿点鱼回家,你不是想吃小鲫鱼吗?给你捉了不少。”张成武前几日听一娘念叨就记心上了,“这东西鲜是鲜,就是刺太多。”

“谢谢小武哥了。好吃就成,刺多点也没事!”

“玉珍啊,你出来把这些鱼拿到后院养着,爹那还有些鱼呢,我跟大哥在过去拿一趟。”张成武朝屋里喊道。

过了一会陈玉珍没有出来,倒是张婶子的大儿媳刘巧云出来了。

“玉珍现在忙着呢,走不开,我来就成。不过你们今天怎么抓这么多?想要累死我们几个?”

“前天不是下雨了吗,河水涨高了不少。估计急沙江里的鱼游过来了,一抓一个准!”说话的是张成文,见自己媳妇出来提就将鱼放在了院子里,“到时候嫌做鱼干累,就少干点,我多干点活不成问题。这些东西都是银子啊,到时候也能再起一栋屋子,孩子们也有地方睡。我们去河边拿鱼了,走了!”

于佳一给张婶子送了馓子后,拿着鱼干和小鲫鱼就回家了。其他人家也要送上一份馓子过去,又从各家陆陆续续又收到了各种面食、蒸饼、梨子、熏肉之类的。

于佳一一边忙着开垦药田,一边忙着长溪村的修路,也是两头不耽误。只是于佳一觉着自己白日里这般忙碌倒是非常对不起康康,还劳累张婶子、芬婶子等人照顾康康。

康康现在虽然还不到周岁,但是认人的功夫倒是一流。于佳一每次出门干活康康都会哭着拉着她的衣服不让走,听张婶子说,每每于佳一走了之后,康康总要瘪着嘴巴哭上一会,一张小脸皱成苦瓜样,要等于佳一走上几刻钟康康才会安静下来,注意力才会从于佳一出门这件事上移开。

其实要是说让于佳一每天带着康康干活也不是不可以,背着康康干活对于佳一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是现在还是三月份,冬日里的寒气虽说消了大半,但是春风一刮,凉气也直往衣服里钻。大人吹着风干干活也不碍事,小孩子可不禁冻,尤其康康身子就比旁人要弱一些。这要是冻着了于佳一估计会心疼得不行。

于是乎于佳一现在在山上开垦药田之外,还打算在山上另搭几个小竹屋,于佳一选的山头地方大,多建几个竹屋也多几个歇脚的地方,也更加方便。到时候等天气暖和起来了,于佳一就可以带着康康上山了,康康在竹屋也吹不到风,于佳一也能看见他,等康康以后会走路了,在山上有个屋子呆着也比放在山上乱跑来得安全。

不过于佳一从那次自己搭羊棚和鸡笼就看出自己没搭屋子的天赋了,这种活啊,还是得劳烦柱子叔出马。至于于佳一自己呢,就只能在搭屋子的时候干点体力活了。

不过由于于佳一选取的这个山头,在山头在鬼坡岭里头深处,姑且就叫岭山吧,所以一般人都没法通过鬼坡岭来到这,需要于佳一在前头开路才成。柱子叔要是在这搭竹屋,也只能在于佳一不修路的那一个半时辰里,由于佳一领进来,到时候了两人在一块出去。不过这样建竹屋的进度自然就会降低,幸亏现下天还没热起来,可以慢慢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