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娘一开始也是担忧,后来在瞧,忍不住捂着嘴笑了起来。

汪右林在姜秀娘前面,一直都是从容沉稳,就是说话也是温文尔雅,极为温柔,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一面,而姜秀娘居然不觉得讨厌,还觉得格外的亲近。

因着梁氏说过母亲的初乳对孩子极为好,姜秀娘就跟汪右林商量过了,她来给孩子喂乳,等熬过最易夭折的三个月就断掉。

这会儿涨奶,就让人去把孩子抱过来。

小家伙找到了食物,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姜秀娘满心的柔软。

唐氏知道姜秀娘亲自喂奶之后,居然没觉得太惊讶,或许是因为这府邸里叫她惊讶的事情太多了,反正根本就没有个规矩。

只不过她本想辞行的,却是不成了,家里人知道汪右林有了闺女,汪家人丁兴旺,但也是男丁多,女孩少,她婆婆薛氏,还有她的夫君都要过来看孩子,要她先不要回去。

唐氏想着,姜秀娘这不成体统的,到时候薛氏来拉,看到姜秀娘亲自喂奶,还不知道如何想。

***

汪右林想了许久,才给女儿取名叫静姝,出自《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寓意娴静美好,借指娴静美好的女子 。

过了一个月,等着汪静姝满月的时候,就更加好看了,长的白白胖胖的,一双眼睛琉璃一样清透,很是像姜秀娘,汪右林中年得女,自然是疼爱的不得了,每日里在忙都要抽空来陪孩子玩,就是亲自给孩子换尿布也不嫌弃。

姜秀娘一直担心汪羡康会被冷落,所以比起女儿来更加关注他,谁知道不过是白操心了,汪羡康跟汪右林一般,一门心思扑在王静姝身上,就是女儿偶尔对着汪羡康笑一笑,他都能高兴半天。

她现在头疼的是,这女儿不会被娇宠的太厉害了吧?

过了年,没过多久就是汪静株满月的日子,薛氏带着大儿子汪右尚,并几个孙子一同来了京城。

薛氏看到白净漂亮的汪静株,欢喜的不得了,抱着就不肯撒手,道,“真是漂亮的孩子。”让人拿了礼盒过来,里面放着百宝的金锁,沉甸甸的,足有五六两重,挂在孩子的脖子上,那金锁就发出清脆的声音来。

汪静株好奇不得了,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又听到清脆的铃声,一咧嘴,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来。

孩子的笑容天真无邪,更不要提汪静株是个十分漂亮的孩子,在场的所有人看着都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薛氏更是稀罕,又脱了下来手上的一只碧玉镯子压在孩子的胸口,道,“这么小就知道撒娇了,可真是小娇娇,喏,也不要你白费功夫,这镯子就送你了。”

一旁的唐氏气的差点晕过去,这镯子是她婆婆最喜欢的东西,简直连城,是个老物件,她给薛氏生了好几个孙子,也没说赏了这镯子给她。

怎么就这么轻易的给了外人?还是个不值钱的丫头。

这女人以后嫁出去不就成别人家的?那这镯子肯定是也就当嫁妆带过去了,只是这话她不敢说出来,只好强忍着。

汪右尚也是很喜欢这个侄女,出手却更是大气,送了京城里一个胭脂铺子给她,道,“这女儿家,最是怕手里没钱,让人欺负,我这做大伯的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个可以买零嘴的小铺子给她吧。”

唐氏已经不知道怎么喘气了,这哪里是赚零嘴钱的铺子,这铺子生意很好,地段又是在最好的东大街,每年至少二百两的收益,她娘家前几年嫁了个女儿,也不过陪了八百两银子的嫁妆而已。

王静姝不过才这么小,就收了这许多东西,她并不知道值不值钱,但是那些东西都亮闪闪的,她都很喜欢,每次都给面子的笑,稀罕的汪家人欢喜的不行。

看过孩子,汪右尚就被汪右林喊到了书房,两个堂兄弟许久没见,自有许多话要说,汪右林对汪右尚说道,“你这在家呆了多久了?还不想回来?”

汪右尚也是正正经经的进士出身,只不过外放到了外面,等着任期满了却是不肯在出仕了,说是太累。

汪右林道,“这不是来找你要官吗?”然后腼腆的笑了笑,道,“当初 还年轻气盛,看到许多龌蹉的事情,实在是难以忍受,又看着那些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 这不,我这些年经商,攒了不少的家当了,正是想要做点事情。”

汪右尚当调任到了河西,那一年遭了洪灾,死伤数万人,汪右尚从小就是公子哥,一时看的难受,又觉得朝廷无所作为,心灰意冷之下就弃官了。

这一边,薛氏看到姜秀娘要亲自喂奶,惊的半天都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