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娘不敢动他们家的命根子,那一百多亩显然就是家里吃饭的来源,就想到先从半沙地开始。
上官重楼见姜秀娘这几天学的更加认真了,很是欣慰,道,“秀娘正该是这样,资质差就算了,如果还不肯用工,那恐怕一辈子都不能出师了。”
上宫家是名医世家,很少收徒,即使收徒那也是极为苛刻,非奇才不收,所以他们的出师标准和一般郎中又不同,不是说姜秀娘愚钝,实在是上官家的要求太高而已。
姜秀娘,“……”
姜秀娘简直就是欲哭无泪,怎么就觉得上官重楼当了师傅之后,越发毒舌了?更为叫人无奈的是,这种毒舌还是来自于他真诚,并非想要嘲讽你,单纯就是担心你而已。
姜秀娘跟姜老太太要了三十亩半沙地。
姜老太太还以为姜秀娘在家里太无聊,据说上次那些人参都枯萎了,可怜的孩子…… 那般用心,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找了最好的一快沙地划给姜秀娘,且离姜家村最近,只要走出村子就能看到,这样也免得她奔波。
今年这沙地里种了夏瓜(西瓜),自然是不能拔掉,毕竟已经长的很好了,姜秀娘就准备明年开始,只不过她把稀释的水拿出来浇灌在这里,姜家几个孙辈们都来帮忙,不过几天就浇灌了一遍。
期间姜秀枕因为口渴,还喝了好几口这水,对着姜秀娘,道,“这水怪甜的。”
这水自然能喝,姜秀娘还把一滴露水滴入了水缸里,让家里人都能喝上,也知道这样几乎没什么效果,但是想着总是好东西,应该不算是做无用功。
时间一转而过,很快就到了八月底,姜秀娘去再去看那些夏瓜,个顶个的圆溜溜的,浓脆碧绿,一溜烟的躺在铺满绿色瓜藤的地上,看着就叫人垂涎欲滴。
姜秀枕道,“往年也种的夏瓜,今年这一批是最好的,应该能卖上好价格,到时候哥哥给你拿到镇上去叫卖,赚的那银子都给妹妹。”
姜老太太发了话,这地以后就是姜秀娘的,又不是最好的良田,就是一些半沙地而已,姜家人自然没有异议。
“那怎么行,之前这是秀枕哥种的。”这地之前是姜家大房种的。
“妹子可别谦虚了,要不是你侍弄的好,哪里长的这么好?往年的瓜都不如今年的,以前的都是卖不上价,也就是家里人吃吃。”
姜秀枕坚持,姜秀娘想着到时候真分了银子,在给哥哥就是。
远处,三个孩子在瓜地里玩,经过几个月的历练,汪羡康长高了许多,身材壮实了一些,看着倒是比来之前要好很多。
只是当初汪右林送孩子来的时候,只说住到七月初,如今却是又过了一个月到了八月初,汪右林已经是写信催过好几次…… 可是汪老太爷舍不得孙子,汪羡康也不想回去,最后汪右林显然是无奈,说是亲自过来把孩子接走,应该也是这俩天就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