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9.魏晋之公子无双

说到底还是实力不足,他们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得不更加偏向坞堡中的老弱!

但如以往一样,因为害怕担心就放弃所有机会,又太被动了些。

乔合之认为阿岱这样的主意便很好,将部分子弟分离出去,这样既能挑战机遇,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坞堡的安全。

只是他手上的人马还是太少了些,“你那边本来有三百人,整合山匪之后又得了一千余人。这样,五叔这里出三百,明儿我回去之后让四郎和九郎每人再带三百过来。”

见阿岱要推辞,摆了摆手说道:“你大兄身体虽有好转,但还是受不得劳累,有些事情你早晚要帮忙分担些。这次便权当是在历练吧。”

乔岱有些无语,这哪里是在历练,这分明是在给他出难题啊。

先不说这么多人过来这座小山谷之后的吃喝拉撒问题。

就说这里本就靠近中山王领地,这么多人马调动,震荡石虎父子是傻子吗?

万一被提前发现了,两千左右的人马,也不过是分分钟被团灭的事情。

而且,将近一半的兵力参与进来,坞堡的防御可能会出现问题不说,就是想要瞒着一些有心人,也很难再瞒住。

这样看来,五叔父的这个安排,简直就是掩耳盗铃。

只他说的让四郎、九郎过来倒是可以考虑。

这其中四郎是三叔庶长子,九郎是二叔嫡次子,若再加上五叔的独子六郎,还有已经在他这边的五郎。

坞堡里面五位郎主便各自都有人参与进来了,倒时候失败了谁也别埋怨,成功了分功的时候也省的有人眼红。

顺便他还能考察一下这些兄弟的心性,为了将来做好铺垫。

遂将这话跟五叔说了一下,乔合之虽然还是怕他人少不成事,但却也不得不承认阿岱的顾虑是有道理的,最后也只能无奈同意。

乔岱其实还有一件事情没说,那就是他现在跟本就不缺人马。

真当教主过来这么多年是假的呢。

只那人嘴巴倒是严,他也是之前接手了一批来投奔的人手之后,才从那些人的嘴里,知道了教主的一些布置。

当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让他瞬间从过去的一穷二白,乍然间便暴富了起来。

至此,原来所定的小心翼翼苦心经营等方针政策,便都可以彻底抛弃丢掉了。

只要计划得当,使得石勒手上的几十万兵锋出现分裂有了牵制,他这里就可以从容发展,再无所畏惧。

确定了阿岱这里是真的不需要坞堡再派狼兵过来,乔合之并没有再继续追问。

他这次过来还带了一批物资,都是他们这里急需的,另外还想学学这里的暖棚种菜之法,看看是否能在坞堡那边也建造几个。

蔬菜这东西,虽然不挡饿,但冬天用来发放奖励笼络人心,效果却是极好的。

乔岱大方的很,不但将这些日子积攒起来的冻菜让他带回去了大半,还将当时派过来的农人给直接送了回去。

建造暖棚的时候,这些人直接从头跟到尾,如今换地重建完全没有问题,只是离开了这片天然温暖之地,外面的暖棚消耗柴火可能要多些。

送走了五叔,乔岱这里也算是解了一件心头事,此后便只一心关注起后赵朝堂之事来。

果然不负众人所望,石勒那边还是起了疑心。

若是石虎只以其子孙后代赌咒发狠,向来有“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之志的石勒,除了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绝不会对这个侄子多做些什么,毕竟石虎手上人马不少,贸然动手,虽然石勒并不惧怕,但也很容易被北面的鲜卑和南面的东晋趁机捡了便宜。

但现在既然已经危及到自身之生命安全,他的心态自然不同。

半信半疑的时候尚可以容忍,胸腹间疼痛难忍的时候,却只恨不得那个可能害了自己的侄子快快死去。

也不放心其再安坐中山国了,一纸诏令将其父子具都叫去了邺城,之后便是各种折腾。

看的太子和中书令程遐俱是高兴不已,只道离陛下杀他们父子之日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