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4.笑傲之小君子剑

教主?

曲洋猛的一惊, 虽然没有看到人,却还是下意识的向前一步将刘正风给护在了身后。

今夜无风, 远处传来阵阵蛙鸣,耳边偶尔有蚊虫成群结队的飞过。

曲洋和刘正风紧张的搜寻了半天, 却并没有看到‘教主’影踪。

相视一眼, 又看向一脸正经对着前方等着回应的乔岱,这小子说的到底是谁?

还是只是发了癔症, 前方跟本就没人?

相比较起来, 刘正风毕竟更加亲近, 这时候站出来会比较好些:“贤侄...你这是听错了吧?好像没人啊。”

他话方一落地, 外面便响起了一阵轻笑声,这脸打的!

紧接着一个有些清冷的声音传来:“堂堂衡山掌门师弟外加一个日月神教长老,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

呵呵......”

声音又变了,不过怎么变都好听!

乔岱只顾听人家声音了,曲洋和刘正风却被其中内容憋得脸色通红, 很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他们不知道的是, 此时的东方教主只会比他们更加的郁闷, 从昨晚之后, 他就一直在想着面前这小家伙到底是如何发现他的。

思来想去却没任何的头绪, 明明他来此的事情没有跟任何人说起过。

尤其是他此刻明明已经将身上的气息给收敛到了极致, 为什么这个小不点儿竟然还能如此快的发现他?

唯一值得安慰的可能就是, 白天的时候这家伙不但朝着他的方向看了好几次, 便是隐藏在暗处的左冷禅那里也没放过, 假做不在意的朝那个方向至少看了三次。

还是太嫩了, 他们这样的人对别人的关注早已经有了感应,别说这么特意看过去,便是无意中一眼都可能会心生警惕。

因他那三眼,这小家伙只怕早已经被左冷禅那个野心勃勃的家伙给盯上了,只是以他昨日里所表现出来的轻功,只要小心些,打不过逃跑还是能够的。

东方教主此次过来全是因为太过无聊,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小孩儿的一句话就此露面。

刚刚如果不是属下犯蠢,他甚至连那句话都不想说。

所以等乔岱万分期待能够见一见约下时间的时候,人家已经转身飘然而去。

乔岱非常非常想追上去,可惜估算了一下速度,累死他可能也跟不上,只能眼巴巴的在那里望着远处星空。

差距太大了,好郁闷!

.......

这位华山的少侠到底是什么时候跟东方教主勾搭上的?

不但是刘正风难以理解,就是曲洋也深感诧异。

东方教主这些年寸步不离黑木崖,教中所有事情都交给了杨莲亭,不说弄得天怒人怨也差不多了。

他从来都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这衡阳城中看到这位,那么这些年里在黑木崖上的那一位又是谁?

是杨莲亭欺上瞒下,还是这位教主已然察觉出了什么,是以将他们这些手下都给耍了?

曲洋心思起起伏伏,望向乔岱的目光便有些诡异,恐怕今后能否成事还要落在这位少年的身上。

只是这中间又牵连上了刘正风,一时之间倒是让他好生为难。

刘正风不知他心中所想,只知道那位可怕的教主已然走了,张口想对乔岱说些不要随便与人相交的话,但看看身边的曲洋,这话却又实在是说不出口。

罢了,自己立身不正,说那么多又有什么意思!

乔岱很快回过神来,喔,他还有正经事情要办。

这刘正风一家在衡阳已经举步维艰,衡山派态度诡异,又要时刻面临着嵩山派的报复,想继续立足于此,太难。

倒不如好好训练一下,未来还能加入他的船队。

能绕过莫大先生掌管衡山派实权多年的人物,想来也不会是个拎不起来的废物。

尤其是经此一事,刘正风原来骨子里的那点天真多少都会磨掉一些,用起来应该更为顺手才是。

想到这里他也不再多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嵩山派素来霸道惯了,刘师叔今后在这衡阳城中想来也过不安稳。

所以小侄此来只是想问一下师叔有无去福建一带发展的意思。”

话已经挑明,刘正风也不是个犹豫不决的人,听到他这话便问道:“如果我答应去福建,师侄将如何安排?”

这话一听就有戏,乔岱忍不住露出个笑容:“福建那边卫所还缺一位指挥同知,从三品衔,虽比叔父身上现在的参将低了一品,却是实缺,手里有一千人马。

叔父如果不嫌弃官儿太小,人太少,小侄愿意为您争取过来。”

刘正风听了他这话半晌无语,那些世袭的兵家子弟想要一个实缺也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在京城不知道拜了多少座山头,方能到手一个低低的官职。

哪里像他这样,只一句话的功夫竟然就有了一个从三品的实缺,手底下甚至还有一千人马。

话说的太好太漂亮,这就有些让人不大敢相信了。刘正风定定的看了乔岱半晌,方才问道:“贤侄可否告诉我你身后那位到底是谁?”

乔岱咧嘴一笑,他现在年纪还是太小了些,也难怪人家不信。

但到此为止,陆家和华山的关系连嘉靖那里都已经备过案了,自然也就不虞他人知道。

之前不说,也不过是华山底气不足,不想被人指手画脚罢了。

现在有老岳武功大进足以镇场,再加上他们这些渐渐长成的二代弟子,华山跟十年前早已经是天壤之别。

“师叔,我九师兄姓陆,小侄给您看的那块令牌就是他的!”

这天下姓陆的很多,但能小小年纪便被恩赐锦衣卫千户的,此时满朝上下却也只有那么一个陆家而已。

“曾听闻锦衣卫陆大都督家嫡幼子,因自幼体弱多病而在外学武强身。天下武林人都猜他应该是化名投在了武当,却没想到却是上了华山。”听到这里连旁边的曲洋都忍不住震惊:“都说岳不群城府深沉,看来果然不是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