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多事之秋(万字大章)

“晚辈告退……”

谢瞳将姿态摆的极低,路岩颔首回应,眼看着他离开正堂,半响后才起身更衣。

不多时,府邸门前便已经准备好了马车,而路岩也走出了府邸,坐上了马车。

马车向紫薇城赶去,而路岩则是老神在在的思索该如何说服皇帝。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原本被黄巢焚毁大半的洛阳城,眼下又恢复了几分繁华。

官员们的府邸都已经修了差不多,街道上干净整洁,道路上基本都是官宦子女,穿着锦缎华纱,香气四溢。

相比较北岸的繁华,以百姓居住为主的南岸则是十分“丑陋”。

南岸的街坊中,百姓居住的屋舍五花八门,有的是土木结构,铺上便宜的素瓦,有的则是铺上稻草与泥巴。

街道上无比杂乱,百姓穿着破烂,孩童甚至光着屁股乱跑,穿的是草鞋,吃的是野菜和麸糠。

洛阳城四周没有太多工作给他们,他们能做的,除了世家豪强的佃户,便是些卖力气为生的活计。

一条洛水将大唐分为两半,而身为宰相的路岩则是在沉思中感受到了马车停下。

他缓缓睁开眼睛,走下马车,往紫薇城内走去。

守卫宫门的神策军见到他后,连忙作揖行礼,而路岩则是挂起笑脸,颔首回应。

任谁也想不到,对普通兵卒都如此和睦的路岩,私下财富不可计数,藏钱数以百万计。

“路相?!”

忽的,路岩身后传来惊呼声,路岩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身后,这才看到了急匆匆走来的萧溝与刘瞻。

二人显然没料到能在这里遇见路岩,错愕道:“路相今日不是沐休吗?莫不是知道了淮南的事情?”

“淮南的事情?”路岩心里咯噔,不免询问道:“淮南发生何事?”

见路岩不知道,刘瞻这才说出了黄巢进攻濠州,濠州失陷,曾元裕坚守招义城的事情。

路岩听后,心里对举荐朱温更有把握了,面上则是装作焦虑:“先去面见至尊吧。”

二人颔首,接着与路岩一同往贞观殿走去。

不多时,三人来到贞观殿前,得到通传后走入殿内。

几日没有走入贞观殿,今日突然走入,三人只觉得殿内的药味变得更为浓重了,哪怕香料不断燃烧都难以压制住那股药味。

李漼的身体不好,这是自刘继隆攻下长安后,群臣皆知的事情。

但以当下的情况看来,只怕是他的身体已经差到了难以治愈的地步。

三人心情沉重,毕竟他们都知道李漼如果倒下,那代表的将是什么。

“臣等参见陛下、殿下……”

半月前,自李漼得知王铎兵败的事情后,他便辍朝了几日,同时开始让太子李佾理政。

李佾虽然不出彩,但好在还算勤勉,三省六部的官员基本都能见到他的面。

单从这点来说,南衙的官员们还是比较支持李佾的。

“诸位相公平身吧……”

李佾站在屏风前,直面路岩三人。

路岩三人起身,可以透过屏风看到躺在榻上的李漼,也能闻到浓烈的药味。

显然,李漼的身体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陛下,淮南急报……”

刘瞻小心翼翼说着,目光死死盯着屏风背后的身影。

好在李漼的声音很快传出,尽管十分虚弱:“何事……”

看到李漼没有事情,刘瞻三人松了口气,接着将淮南的事情缓缓道出。

不过为了李漼的身体着想,三人并未透露死伤的多少兵马,生怕刺激到李漼。

饶是如此,李漼却也能猜到淮南大致的情况,所以他强忍着喉间的瘙痒,压下咳嗽的感觉后说道:

“康承训为何按兵不动,朝廷调遣的援兵,应该已经抵达寿州了才是。”

“回陛下。”刘瞻继续作揖,回复道:“康使君已经出兵庐州,准备拿下庐州后东进收复滁州、和州,将黄贼陷入濠州重围之中。”

“高千里呢……”李漼继续询问,刘瞻闻言退下,路岩上前作揖道:“高千里麾下兵马折损不少,正在调遣兵马,但没想到黄贼突袭了濠州。”

“臣以为,康使君手中有兵马六万余,加上楚州朱全忠忠心耿耿,有报效朝廷心意,黄贼必然插翅难逃。”

路岩话音落下,李漼便不免诧异:“朱全忠?他不是才被黄贼重创不久吗?”

“回陛下。”路岩连忙道:“朱全忠虽被黄巢击败,然楚州、扬州百姓忠心为国,踊跃参军。”

“如今朱全忠麾下有兵马二万,甲士五千余。”

“臣以为,只要调拨甲胄三千,钱粮十万给予朱全忠,其必定能为朝廷收复江都。”

路岩多索要了些钱粮,并且没有夸大说收复扬州全境,而是只说了收复江都。

毕竟只要收复了江都,那运河便会通畅,这才是最关键的。

“此事便交由路相操办吧……咳咳!”

李漼咳嗽了起来,路岩三人见状连忙看去,但见李漼咳嗽得十分强烈,最后还是田允端来了一杯蜜水才将他咳嗽安抚了下去。

“国事艰难,还需要诸位相公竭心尽力才是……”

李漼平复后,劫后余生般的与三人交代着。

不等三人开口,便听到殿外传来了消息。

“陛下,齐枢密使及杨中尉求见……”

“宣”

李漼缓缓开口,随后便见齐元简及杨玄阶走入了殿内。

他们余光瞥向路岩三人,随后迅速收回。

“二位前来何事……”

李漼十分直白的询问,语气很不待见二人,这全因齐元简及杨玄阶并不同意册封李佾为太子。

不过北司势微,除非做足了鱼死网破的准备,不然他们也无法干涉李漼的决定。

李佾成为太子后,二人便很少上朝,但他们麾下的那些人却没少为难李佾,常常写些难以处理的奏表来让李佾处理。

好在有李漼的帮助,李佾这才平安无事的处理了大半个月的政务。

如今二人又来,李漼担心二人又是来为难李佾,故此先开口询问起来。

“陛下,陕虢传来消息,刘牧之派兵护送右神策军副使杨公庆回朝,并要在洛阳修建进奏院。”

二人话音落下,殿内众人纷纷皱起了眉头来,唯有李漼眼神闪烁。

刘瞻三人皱眉是因为杨公庆返回,那必然会引起北司动荡。

洛阳才刚刚恢复几分,若是因为北司动荡而再度内乱,那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至于李漼露出神采,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用杨公庆来制衡北司一家独大的局面。

不说别的,当初陇东战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杨玄冀抛下杨复恭南撤,导致了刘继隆获得大量民力,保障了兵马钱粮推进。

如果不是杨玄冀,王式他们最少能多半个月的时间来应付刘继隆,而不是看着刘继隆长驱直入陇东腹地。

杨公庆被俘近两年,心里有多少怨气,李漼虽不清楚,但他知道杨公庆绝对不会什么都做。

更重要的在于,杨公庆得到了刘继隆的庇护,不然刘继隆也不会派兵护送他。

要知道陕虢的李昌言也坑害了杨公庆,若是刘继隆让杨公庆独自返回,说不定会被李昌言暗害。

如今有刘继隆派出的兵马护送,便是借李昌言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出兵谋害杨公庆,所以杨公庆回到洛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李漼忍不住道:“杨副使能回来,这是好事。”

“如今右神策军中尉空缺半年,杨副使既然返回,那便……”

“陛下!”齐元简与杨玄阶先后拔高声音,同时作揖道:

“杨副使如今是何种态度,尚不清楚,且等其回到洛阳再开常朝决定也不迟。”

李漼嘴角上扬,他知道二人会开口,而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有让北司相互制衡,李佾的位置才能稳固。

“既然如此,那便暂且搁置,等杨副使返回再议吧。”

李漼轻易便答应下来,这让齐元简与杨玄阶反应了过来,脸色不由变得阴沉。

刘瞻三人身处局外,所以一开始就看清了皇帝的态度。

皇帝无非就是让杨公庆与齐元简等人争斗,如此才能让北司安稳。

不过光杨公庆一人,显然不是齐元简和杨玄阶的对手,不出意料的话,皇帝还会安排其他人插手其中。

刘瞻三人收敛心神,而李漼也重新恢复了平静,对众人道:“诸卿还有何事启奏?”

众人沉默,李漼闻言咳嗽几声:“既是如此,那……”

李漼的话还未落下,便听到殿外传来急促的唱礼声。

“陛下,陈州急报!!”

“宣”李漼准许,田允连忙快步走向殿门。

众人好奇看门口,很快便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不多时,田允表情慌张的拿着奏表走入殿内,快步走向屏风后的李漼,双手呈出奏表。

“念……”

李漼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呼吸不由得急促了起来。

田允闻言咽了咽口水,连忙压低声音,生怕惊扰到了李漼。

“陈州急报,蔡州刺史秦宗权作乱出兵,陈州、许州告危……”

田允的话说出,李漼只觉得热血冲上脑门,但他很快便压下了这份脾气。

饶是如此,他却还是感受到了头部隐隐作痛,额头瞬间冒出冷汗。

他攥紧被褥,咬紧牙关,努力装作无事发生:“传旨……”

众人纷纷作揖,李漼也继续道:“令高骈、康承训出兵讨平此僚!”

“臣等领旨……”

众人纷纷应下,而田允眼见李漼满脸痛苦,连忙拔高声音:“退朝!”

“臣等告退……”

众人不解皇帝为何如此急促的宣告退朝,但很快他们就察觉到了猫腻。

屏风背后,隐隐有闷哼声传来。

不敢耽误,路岩等人先后离开了贞观殿,而田允亲自护送他们离开,最后才跑了回来。

“陛下,诸相已经离去了!”

“额啊……”

李漼低吼着,双手抓住了自己的头,表情狰狞。

田允见状连忙将早早准备好的汤药端来,而李佾则是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

李漼还未喝下汤药,便突然扶着床探出头来,呕吐一地。

“陛下!!”

宫室昏暗,所有人都手忙脚乱前来照顾李漼,而李漼则是在呕吐过后晕了过去。

本该充满帝王之气的贞观殿,此刻只剩下那浓重化不开的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