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夫君进山去打猎

夏婉的小秘密意外被发现还是有好处的,萧正知道她识字,大方的把书房分给她用,连笔墨纸砚也要给她准备好。

“我只是恰好认识一点字而已,根本不会写啊,”对上好脾气的萧正,夏婉就觉得昨个晚上不应该作弄他,“阿正练字的时候我在旁边学学看看就成,不用特意准备。”

萧正犹自不信,不怎么识字还让他败在“傻妞”俩字上,他的运气什么时候这么不中了,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最浅显的三字经,摊开来让夏婉自个念。

夏婉默默盯着薄薄的书页想笑又不敢笑,她虽然繁体字认的艰难,可她会背啊。刚说自己识字不多,就把一本三字经给背下了,萧正说不定更想揍她。

点着小字一个一个往外蹦的不成句子,磕磕绊绊念了三四页,夏婉停下来眨眨眼:“好难,别的就不大认识了。”

这就已经很让人惊喜了。原以为被老娘误打误撞娶了一个会做饭的小媳妇,谁成想小媳妇不仅饭做的好吃,还能认识字。世上的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既然能认得字就说明能教的起来,总比那些一直不开窍看到字就晕乎的人强多了。

“那以后我习字就带着你一起,房里的书也可以看,有不懂的都可以问我。”

夏婉点头,觉得过世的公公把萧正教的很好。虽然身处田间,却始终不忘读书,不仅自己学,也愿意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人从书里乖,萧正跟婆婆性格开朗乐观,这些都是家风中潜移默化来的,家中和睦懂理,日子才能越过越有意思。

这场婚姻对于夏婉来说,也当得上意外之喜了。

因为不管是萧正的父亲还是萧正本人都不是种田那块料,萧正这两年又总喜欢往外跑,在家里也是闲不住,萧家的田地便一直都是给乡邻租种,只每年播种收割的时候萧正在家里多看着些种子农具的事就成。到了这会,萧家的田地已经里里外外整治好了。

夏婉听婆婆说,东乡村里身手好的年轻人很多,不少人常年以打猎为生。作为身手敏捷的年轻人,萧正过几天要跟大家伙一起进山打猎。

“打回来的猎物正好腊月里腌上,过年那会就能有腊味加菜了。猎物打的多的,还能卖到镇上或者匀给没上山出力的人家,家家户户也能在新年里讨个好兆头。”萧正小的时候,他们老萧家都是拿钱买肉的那一波,如今儿子长本事了,萧老娘十分骄傲,也想让儿媳妇知道知道。

和东乡村的年轻人一比,溪山村的村民都快被比成渣了,当然溪山村的人种地还是很有一手的,这也是让夏婉感到奇怪的地方,东乡这里的风气着实跟普通的种田老百姓不一样。

不是说饥荒时候的野兽凶猛着么,即便是有丰富经验的猎人带队,也很危险吧。夏婉知道自己不懂这些,也不提别的,只跟着婆婆乖乖帮萧正收拾进山要带的东西。

牛皮水袋,护住身体的皮甲,夏婉看着婆婆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的装备,觉得自己完全不用多操那个心,装备那么齐全,一看就是经常往山里跑的,应该都是常用的东西了。她这相公果然像婆婆说的那样:奏是喜欢出去浪的。

旁的使不上力气,夏婉只好在厨房发挥作用,帮萧正烘了许多类似馕饼的饼子和腌制风干烘烤过的肉干,能放的时间长一点,抵饱又方便。饼子还不算什么,虽然做法不同,家家户户做的多了,总能摸索出来,肉干子明显更得汉子们的青睐。

夏婉尝试着做出来的头一批被萧正装着村子里转一圈就分完了,还都只是尝了个新鲜。萧正那帮兄弟第二天就推推搡搡挤到他们家来,明着说是来尝尝嫂子做饭的手艺,实际上还是为了那些好吃又方便的肉干子来的。

“做法挺简单就是工序麻烦一点,要不我直接教给他们家里会做饭的不就成了。”要的人多了,她想做够份量恐怕得累死。家里会做饭的通常都是老娘姐姐媳妇这类的,都是女人也没什么好避讳的,压力转嫁出去,她也能轻省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