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娘一贯雷厉风行,既下定决心,王婆子再来时便一口应下这门亲事。家里空空如也,谢媒礼还是拿半篮子粗面抵的数。王婆子知道夏家情况,笑眯眯的推辞,两人拉扯了半天才把这谢媒礼给送出去。
若是平时,大闺女小伙子两家互相相看、下聘、请期,起码也得一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只夏家如今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倒也不拘这许多的,只把过场走了没啥遗漏也就是了。
王婆子隔天又来了一趟,这回待得时间比以往要长的多,等到送走王婆子,夏老娘把夏婉喊到一边说话。
“萧家给了一千两百个大钱的聘礼,二石粮食和一套衣裳,衣裳算是相看的时候给的,”夏老娘说着伸手递过来个红帕子,塞到夏婉手里:“这也算是相看的时候给的。”
夏婉打开来一瞧,细细的一根银镯子,没什么份量却是簇新簇新的,想那萧家也是花了心思的。
知道重视女方,应该不会是那种拎不清的人家,夏婉暗暗点头,问她娘:“一千两百个钱?”
“嗯,一两银子,六袋子粮食,粮食就留家里了,银子等给你置办好了嫁妆,剩下的都给你压箱底一并带着,”夏家不是头一回办亲事,当年家里年景好的时候给儿子娶白氏也没这大排场:“咱家办酒席的肉菜萧家也给包了,最最要紧的,萧家过两天就把粮种送过来,不算在聘礼里头。”
不算在聘礼里就是不打算让外头人知道,也省得夏家落下为了粮种卖闺女的闲话,萧家想的这样周到,夏老娘再没什么不满意的,只这一点,老夏家就得一辈子承萧家的情。
夏婉这门亲是结定了,夏老娘想着男方那个响当当的名头心里头还是坠坠的,打那之后就一直把夏婉拘在屋子里哪都不让去,生怕闺女还没成亲就遭遇到啥不测。
夏婉要成亲的消息来的突然,只乡亲们如今顾不得管许多的,碰上关系好的人家过来说两句吉祥话,知道婚期离得近,都说了要过来喝喜酒,回头还得发愁这贺喜钱要怎么挤出来。
成亲那天的衣裳就穿萧家送来的,被子被面锅碗瓢盆夏老娘早早的喊了相熟的姐妹一起去镇上置办回来,枕头上要绣花依夏婉的手艺是不成的,大嫂白氏一手包揽下来只说让她安心,保准绣的漂漂亮亮。
夏家得了粮种如天降甘霖,夏老爹同夏春树天不亮就下地瞧去了,只等着天气好了,翻好了土,这种子就能撒下去。
夏婉彻底空闲下来,夏老娘连灶间都不让她下了,只说快要嫁人别惹的一身柴火味,怎么着也得在家养两天。
隔壁王二嫂子得了消息头一个跑过来找夏婉说话:“乖乖,你这不得了,那么快就要嫁人了?怪不得那会子跑来问俺萧家后生的事儿。”
“嫂子不是不知道俺们家情况,爹娘养俺一场,也该是俺出力的时候。”不嫁人哪来的吃的,哪来的粮种,连自家亲戚都帮不上忙,还能指望啥。
就是王二嫂子自个,当初也是为了给她兄弟娶媳妇,才被爹娘早早的嫁到王家来,自然明白夏婉的意思,虽说养儿防老,可到了关键时候不还得要养的闺女顶上?王二嫂子自个日子过的还成,又是个性子好的,跟夏婉又聊得来,便想着夏婉也好。
“妹子放宽心,那萧家后生,除了名头不好听,人却是顶顶好的,能干着呐,这两年也不是没被大姑娘看上,只男方家那头没看的上,这才没成事,小婉妹子也是个好人才,嫁过去就享福了。”
夏婉装着害羞的笑:“嫂子咋啥都知道?”
“瞧你说的,那萧家后生的事十里八乡早扒的底掉了,谁人不知道,”王二嫂子嘴快,一说出来就有点讪讪然,连忙补救:“妹子上回饿晕倒,从鬼门关上转一圈都能回来,还怕啥妖魔鬼怪,只管放宽心等着嫁过去吧”
夏婉听了哭笑不得,合着他们都觉得她是个命硬的不怕克?怪不得夏老娘虽然担心也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原来还有这种说头,也不知道男方那边是不是也是因为听说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