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蛇人(十七)

夏安浅才想着,刚才还都看不见的东郭予正在前方,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个地方,嘴笑微微翘起,好似是在沉浸在什么梦境中一样。夏安浅一愣,定睛看了过去,在东郭予周围缭绕着无数的黑气,那些黑气,应该都是厉鬼所化。

她好不容易才脱身,这时候动手,肯定会打草惊蛇。

但是……难道看着东郭予被这些黑气缠身,身化厉鬼吗?不,东郭予大概是化不成厉鬼的,顶多就是化为疫鬼。

夏安浅天人挣扎半晌,忽然想起那天东郭予说的让他未婚妻另觅良人的话,她轻叹一声,一张符咒从她的指间弹了出去。黄色发光的符咒穿过虚空,直直打入东郭予身上,只见他闷哼了一声,身上无数道黑气散了出来。

一股股的黑气变成了无数个面目狰狞的厉鬼。

夏安浅召唤出一匹飞马,一条白绸直接越过众厉鬼,缠住了东郭予。本来飞马被满城的怨气吓得不敢动弹,可夏安浅将它放了出来后,就放出了很多冰凌追着飞马,它要是不玩命儿飞,那些冰凌都会打进飞马的身体里。

飞马在害怕得横中直撞和疼痛之间选择了前者,夏安浅将东郭予直接拉了上来。飞马负重,忽然慢了一点,那些冰凌就刺了上来,飞马疼得嘶叫一声,玩命儿地飞奔。

可飞马没能跑多久,那些不要命的厉鬼已经飞了上来。

夏安浅目光一凝,那些厉鬼还没碰到飞马的翅膀,就已经被冻住,先来的厉鬼被冻住,可还有后来的厉鬼,夏安浅再有能耐,灵力也架不住这么消耗。她跟东郭予说道:“你身上的锁妖链不是还给鬼使大人了么?”

东郭予点头。

“我身上有障目珠,他们发现不了我。你身上有鬼气,要是——”夏安浅话还没说完,东郭予就已经领会到她的精神。

“我明白,两个人不好走,夏姑娘是说我身上有鬼气,可以装成厉鬼的模样保命是吗?”

真是孺子可教!

夏安浅指向前方最高的一个屋顶,“看到那个地方了吗?飞到那里的时候,我会弃马,我施展隐身诀带着你到屋顶,你趁着那些厉鬼扑向飞马的时候,自己机灵些吧。”

东郭予点头,“好。”

飞马快速地飞过屋顶,夏安浅带着东郭予弃马飞到那屋顶上,没有了主人的飞马瞬间就被飞扑上来的厉鬼缠住,转眼之间就已化为一堆白骨,从空中掉了下去。

夏安浅顾不上心疼自己的飞马,赶紧趁乱将东郭予扔进了那群魔乱舞的厉鬼群中。

末了,她还忍不住问了一句:“其实你刚才被厉鬼缠身之时,看到了什么?”

东郭予一怔,可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落入了厉鬼堆中。

那时候,他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他是个普通人,穿着一身大红衣服,跟心爱的姑娘拜堂成亲。他那时想,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那么成鬼成魔又有什么打紧的。正想要将心中所想付诸实践,就被夏安浅的符咒打醒。

东郭予想:即使那是厉鬼诱他入魔所化的幻境,其实也挺好的,可惜醒得早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文下妹子提醒端午节祝福语的问题,其实端午节是不是只能说安康不能说快乐,我记得我好几年前就看到过类似的新闻,然后后来还有人引申到了端午的几大起源

我们不必太较真,端午节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是以辟邪为主题的节日,我记得有很多的习俗,从小最早知道的就是龙舟送瘟神呢,但从来没有听说在辟邪的节日里说快乐不应该_(:3」∠)_

然后以下内容摘抄于昨天新京报的新闻: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文化内涵一直很丰富,既有庄重的内容,也有活泼的一面,很多古诗文中就有提到“快乐过端午”的场景。如北宋诗人晏殊的端午诗:“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又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中说:“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下,端午节的内涵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如果一味较真,不能说“快乐”只能祝“安康”,也必然会过滤不少文化的味道。所以,该有的仪式感可以有,但无需拘于“缛节”。端午“互祝快乐”又何妨?

端午毕竟不是清明,我个人是不会在清明节跟人家说清明节快乐的= =

然后,今天就是端午节啦,嗯……还是祝大家端午安康~o(n_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