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父亲和大哥与那前朝“余孽”有关?
她本是个极其聪慧之人,脑子一转,顿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她的阿茂和她自己都只是那些人的“炮灰”而已。
他们想干什么?
挖空心思的找个“傀儡”,妄图颠覆大景朝从而复辟旧制吗?
若这些人一旦得逞,哪里还有他们母子的活路?甚至包括阿昇、阿慧在内,恐怕都难以保全性命。
柳太后心中大骇。
她突然意识到了,日后不仅仅是阿茂及他身边的人被“替换”掉,甚至包括她自己在内都有可能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替换”掉。
这是一个多么狠毒的计策啊!
柳皇后在心中冷冷的一笑。
能想出这种毒计的人,恐怕与前朝的皇室宗亲有关。想不到朱常礼朱常在,还有那位昔日的小皇叔,一再剿灭的前朝余孽,竟然真的死灰复燃了。
这一次,这些人与她正面相对,她一定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她倒是想看看,究竟是谁能占得了上风?
*
临到亥时,大宫女鸣翠才趁着夜色悄悄返回了寿康宫。她一闪身进了柳太后的寝室,躬身向太后娘娘做了一一禀报。
“太后娘娘,事情都已经办妥了。”
“嗯,那密道可有打开?”
“回禀太后娘娘,那边虽然花了不少力气,但那条密道最后还是被打开了。”
“嗯,那人的藏身之地可还稳妥?”
“太后娘娘,请您放心,若无娘娘的口谕,任何人也找不到那人。”
“嗯”
柳太后微微舒了口气。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此计一出,她就不信那些人还不乖乖的还回她的阿茂?
哼,明日宫里就有热闹瞧了。
*
第二日清晨,乾清宫里果然出了一桩“大事”。
临到卯时,是皇上平日里上早朝的时间。可候在寝殿外的宫女太监却迟迟未听到殿内的任何动静,也未见贴身伺候皇上的宫女太监出来吩咐事宜。
眼瞅着时辰不早了,两名小太监壮着胆子推开殿门进了大殿,这才发现皇上不见了,连带着寝殿内贴身伺候皇上的几名宫女太监也莫名消失了踪影。
天哪,出大事了!
俩人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的冲出了大殿。回到廊下后,想着宫里的规矩这才稍稍定了定神。
“这事先莫要声张,得赶紧去禀报大内总管高公公才好。”
高公公闻听此讯,心知此事非同小可。
他第一时间赶到了乾清宫,立马下了禁口令。随后便带着那两名小太监,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进了大殿。
过了一会儿,又返身出来,开口说道:“传!皇上身体有恙,今日不上早朝。”
待通报传讯的几名太监远去后,高公公这才折回了身子,带着殿外的几名心腹太监和宫女一起进了大殿。
“细细查找!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半个时辰后,大小宫女太监找遍了乾清宫的角角落落,依然未能发现皇上的踪影。高公公心知这里面的蹊跷。
想着皇上与太后之间的母子关系,他拔腿去了寿康宫。
无论如何这事得先让柳太后知道才好。
*
寿康宫,大殿内。
柳太后听闻高公公的禀报,立马装出了一副惊讶和痛心的表情,眼里还涌出了几滴泪水。最后,听了高公公对此事的处理方式,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高公公,你一定要多派人手查找皇上的下落啊!”临了,柳太后再三叮嘱道。
她想若不出意外,她的阿茂今晚就能“自动”回来了。这一回,她可得好好的检查一下“皇上”的真伪,以免再次被人蒙骗了。
高公公离开寿康宫后,心里隐隐猜到了几分。
这件事恐怕和柳太后有关。
只是柳太后为何要这么做?太后娘娘不是一直以来视皇上如生命吗?他不禁想起了昔日拉他下水的那伙人。
看来先帝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京城内外,果然是暗流涌动。
想起先帝,高公公的心里一阵酸楚。
如果不是为了先帝的嘱托,他当时可能就随着先帝一起去了。想着先帝留给自己的那番话,高公公不自觉的挺了挺脊梁。
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
为了先帝,为了皇上,他一定得守好这宫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