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个木桶,车行物流

“还真的炼制成功了!”

“五百八十七颗,便是除掉一颗残次品,这一炉也有五百八十六颗。

即便放在药行,那也是顶尖制药大师水准的能力了。”

“……这……这完全没道理啊!”

一众万福坊的制药人面面相觑,感觉过往积累的一切有关药理药性的知识全部变成了臭狗屎。

从耿煊开始熬制补血丸开始,他们就好奇中带着看笑话的心思放缓了手中活计,想看他如何收场。

在目睹了他“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儿戏操作之后,他们更是完全将耿煊的作为视作“任性的胡闹”。

可现在,面对这明明非常不合理,却又铁一样的事实,他们只有沉默。

他们很想说,这是假的,一定有某个环节不对。

可是,只要闻闻那早已扩散到整个院中的、补血丸特有的香气,就知道,这补血丸不仅很真,而且质量还很好!

做成此事的耿煊,却并没有什么得意的情绪。

虽然,他制作补血丸的技艺还在大成境界,距离大师还要差点,可他的“药石术”却已经是真正的大师水准。

即便熬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他也可以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方式将其调整回来。

除了会造成一些药性浪费之外,不会有任何不妥。

而且,即便是发生的那两次“失误”,原因也不在他本人。

耿煊暂时按下这第一次实际熬制中得来的经验教训,对一众以复杂眼神看着他的万福坊制药人道:

“大家再接再励,咱们争取赶在天黑之前再出一炉。”

虽然,他这一次并没有将所有处理好的药材全部用完,也足以再开一炉。

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耿煊有信心一炉炼制更多。

既如此,他当然不会将太多时间浪费在不断的开炉熬药上。

能够压缩到一次的行为,他就不可能拆散成多次。

待众人继续忙活起来,耿煊对王襞和丁勇二人示意了一下,来到旁边一个水缸前。

这水缸前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木盆、木桶和木勺。

耿煊的目光在这些器具上来回仔细看了一阵,才将一个小木桶提在手中,对二人道:

“咱们现在约定一下,用这桶装水,装满的情况下,就是标准的一升。”

一边说着,耿煊就直接用小木桶舀了满满一桶水,将其倒入旁边一个木盆中。

“半升,就是这满桶水的一半,两升,就是用这桶装满满两桶的量。

三升四升,以此类推。

这方法够简单吧?”

王襞二人点头,要是帮主说到这个程度他们都还理解不了,那就是他们脑子有问题。

“以后,所有的液体,你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给我取药。”

一番实际操作,耿煊才意识到,最大的障碍,居然出在度量标准的模糊。

从臧子高那里得来的一大箱与制药辨药相关的典籍笔记,其中详细记录了很多药物、丹丸的制取过程。

但在所有药物的配方上,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用量都说“份”。

比如他现在熬制的这种补血丸,三叶草两份,熊血拌骨粉一份半,乌青根与玉明参的浸泡液各一份……

诸如此类。

耿煊当时就迷惑了,这“份”到底应该怎么解读?

重量?

体积?

亦或者就是药行内部的约定俗成?

每一种药材的“一份”,都是不同的?

这对清楚其内涵的药行内部人士来说,解读起来自然没有任何难度。

可对于外行人来说,这问题就大了。

在没有大师境“药石术”兜底的情况下,一种药材的用量错误就会让所有工作都前功尽弃。

多失败几次,不说经济损失,单是这接连不断的失败,也足够浇灭所有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耿煊甚至猜测,这很可能就是药行故意人为制造的一个障碍。

他无意去深究这到底是人心的阴暗,还是对度量标准的不重视,既然看到了问题,他当然就要着手解决。

王襞、丁勇二人也都明白了这样做的妙处。

王襞举一反三,立刻问:“那些干燥药材呢?”

耿煊道:

“液体用升做标准,固体就用公斤做标准……一公斤是多少?还是这桶,装满一桶水,这水的重量,就是一公斤。”

这世上已经有石、斤、两、钱这样的重量单位,只是还没有公斤,耿煊也不知道自己随口说的这个公斤与斤之间准确的比例。

他也不管,先规定了再说。

说着,他将木桶放到王襞手里,就在他已准备转身回屋时,忽然又道:

“这标准定下,就不要再改。以后,凡是涉及‘升’和‘公斤’的,全都以此为标准,千万别给我搞乱了。”

说罢,耿煊便返回了屋中。

而一见帮主离开,前一刻还恭恭敬敬的丁勇忽然悄悄伸出了手,摸到了王襞手中的小木桶上,想要将其取走。

“啪!”

反应过来的王襞立刻一掌将其拍开。

而后,在丁勇即将挥手再次来夺时,王襞抱着小木桶快速后退,嘴里一边低声喝道:“姓丁的,你抢我木桶干什么?”

“什么你的?这就是帮主给你用用,什么时候就变成你的了?

你这人做事毛手毛脚,一不小心就要给弄坏,得由我来保管!”

“到底谁毛手毛脚了……别乱来啊,这东西可经不起折腾,到时候弄坏了你找帮主解释去!”

“……”最后,丁勇只能悻悻然作罢。

这出小插曲,只是他俩都隐隐觉得这东西很重要,但现在的他俩,依然远远无法理解其价值。

就连耿煊本人,也对这个随手拣选的小木桶于此世的意义有所低估。

一件全新的九州圣器,就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午后开始了漫长的孕育。

……

耿煊还发现,经过精心处理之后的药材,其内部的药性,基本都已处于彻底激发的状态。

这可以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大批量补血丸的熬制工作。

下午,将近傍晚时分,耿煊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八百八十五颗补血丸的熬制。

所有熬制过后剩余的药渣,都被单独存放在一口口大缸里。

待耿煊彻底停止这一次的熬制之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但那些万福坊的制药人依旧没有离去,他们还在继续进行着枯燥而单调的工作。

魏家大院在那一堆堆、一簇簇的火焰照耀下,亮的宛如白昼。

直到耿煊于深夜十分,第三次开炉熬制,将那些处理之后无法久存的药材全部用完,四十二位制药人才领着罗青逐一发放到每人手中的二两银子离去。

待耿煊将炉中所有“补血膏”全部舀出,压制成九百三十二颗补血丸之后,这一天的忙碌才终于结束。

回到房间,稍微歇息了一阵,耿煊给自己泡了一壶热茶,一边饮茶消乏,一边取出刚才罗青呈上来的账簿随意翻看起来。

这本账簿中,记录了今日全部的支出。

略过那一项项繁琐的记录,耿煊翻到最后一页的汇总上。

【人工:八十四两

木炭:三十二两二百四十文

水:三两八十三文

食材:二十两七百二十五文

器具使用:二十五两四百三十文

房屋使用:十八两六百七十文

合计:一百八十四两一百四十八文】

这个精确到文的统计看得耿煊一愣一愣的,让他最感无语的,是那从井里随取随用的水居然都算了三两八十三文的银钱。

虽然用水确实多了点,可那水井中的水位,从用前到用后,几乎就没怎么变过。

对方连这都算,是耿煊没有想到的。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对方的态度。

合作归合作,但咱俩的交情,那真的是“一文钱都没有”。

这不巧了么,耿煊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这点小小的支出,相比于今日收获的两千四百零四颗补血丸,真的是洒洒水啦。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三大锅大规模的补血丸熬制,“药石术”晋入大师境之后收获的那些经验、心得、技法全被掰碎了嚼烂了消化得干干净净。

原本还停留在大成境界的补血丸技艺,再次提升,达到大师境界。

这是一项没有消耗一点红运,完全凭借自身越来越妖孽的制药天赋提升上来的技能。

耿煊感觉到了其与消耗红运提升技能层次的差异。

没有那么明显的感悟、心得如流水般注入心中的感觉,更加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见识和感悟,如同水上之船,随着水位悄无声息的提升,这一切都顺带着一起提升。

他自己若是不留神,都很难把握到其准确的变化。

耿煊没有犹豫,再次燃烧六十四点红运,将“药石术”从大师境提升到宗师境。

更多的,更高深的感悟和心得如决堤洪水一般涌入耿煊心头。

耿煊取过基本有关药酒酿造和调配制作的笔记,认真看了起来。

直到确信足够应对明天的事务,他这才闭眼休息。

……

次日。

十月十四。

魏万宗一大早就将昨日那四十二人领进了魏家大院,与此同时,还有人将一袋袋用于酿酒的粮食从外面搬进来堆放在大门口。

更多的燃料,更多的器具,都被搬进了院中。

于是,这有限的四十二人,在如昨日那般继续处理那十一味药材的同时,还分出了一些人做起了酿酒的种种准备。

让耿煊有些意外的是,魏万宗今日将人带过来之后,并没有径直离开,而是留了下来,就在一旁静静地观摩。

耿煊也趁机向他抱怨,“你这四十二人,还是不太够啊,以他们现在这效率,要将这些药材处理完,那得一两个月之后去了。

真到那时,很多药材都要腐烂变臭了!”

魏万宗看了看场中局面,道:

“我最多再给你调来十名懂酿酒的,可以确保制作药酒的同时,不耽误其他药材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