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现在哥哥可以参加考试了?”
“那是因为有人创立了科举这项考试,让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报复。而所有的事情从无到有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玉儿不要因为不能去参加科举便觉得自己不如男子,要相信总有一天女子也是可以如同男子一般,参加科举,获得成就。”
黛玉再聪慧,也不会知道姜岩口中‘漫长的过程’到底会是多久,对于她来说可能从今晚到明晚都能够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明天是初五,每个月的初五她都可以吃到脆皮乳鸽。
很是认真的点点头,“那等日后女子可以参加考试的时候玉儿就要去。”
“当然可以了,只是玉儿去参加考试之前要努力读书,不然被别人比下去落榜可就不好了。”
林黛玉双眸里满是认真,她现在还没有跟着老师学习,但是已经跟着娘亲学着写字背诗了,她并不觉得读书习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就好像哥哥说的,她并不比世间的男子差。
林如海和贾敏在外面听到姜岩这番话,虽然觉得他别想天方夜谭了,女子参加科举考试,那得是多么遥远之后的事情,女儿想要去参加的愿望恐怕是会要落空了。
但是姜岩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黛玉不要因为不能同男子一样去参加科举考试,兴国□□就觉得自己不如男子。
他们的两个孩子都是非常聪慧的,只要认真学,黛玉也是可以成为一个才女的。
“老爷,珏儿如此和黛玉说当真无事吗?”女子参加科举,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要知道即便是唐朝武皇当政时期,也是没有开设女子科举。
“夫人不必担心,珏儿不过是安慰黛玉而已,关起门来在自家说,珏儿有分寸不会在外面说的。”
听林如海这么说,贾敏这才稍稍放下心。
与此同时给黛玉找启蒙老师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林如海看姜岩在陈先生的教导之下十岁第一次参加院试就成功了,便想着让陈先生也给黛玉做启蒙。
却不曾想陈先生不仅不愿意给林黛玉做启蒙老师,还辞掉了继续教授姜岩学问的差事。
“林大人是知道我的,学了一辈子却还只是一个秀才,现在珏儿已经同我一般了,我实在是无法再教下去了,还请林大人另请贤才吧。”
陈先生已经如此说了,林如海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同意了,他心中也知道,论才学陈先生教一个十岁的学生绰绰有余,但师徒同样都是秀才,陈先生面子上也过不去。
林如海不再勉强,想着到了扬州之后找先生在教姜岩的同时还能给黛玉启蒙,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先生能否找得到,如果师太不行那边请两个先生。
他一生不求功名利禄,就只有这一双儿女,经历了前些年的病痛,险些是去了家人,他现在只想着将他们好好的抚养成人。
姑苏距离扬州并不远,但举家搬迁,事情还是很多的,一时之间林府上下忙活起来,姜岩和黛玉两个孩子反倒是成了最清闲的人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在扬州安稳下来,林如海给两个孩子找了一位姓文的先生,据说是扬州一代很是有名的教书先生,被林如海重金聘请到家中,在给黛玉启蒙的同时还教授姜岩功课。
相比较姜岩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说,黛玉可就忙起来了,不仅要跟着文先生学习,贾敏还找了绣娘教她女红,毕竟女红针黹在这个时代女子必备的技能。
黛玉对此也很有兴趣,小小年纪做都是有模有样的,她的第一件绣品是一块手帕,洁白的帕子上绣着一株翠竹,绣好之后送给了姜岩。
对此姜岩表示非常的荣幸,这怎么说也算是黛玉第一个绣品,针法有些拙劣但也是她的一个成就,收藏起来以后拿出来看也是一件趣事。
第一个送给了姜岩,本来全家人都以为黛玉第二件是要送给林如海或者是贾敏的,却不曾想她要把绣着一朵莲花的手帕送给英莲。
当贾敏问她为何要送给英莲的时候,黛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娘你不是说我和英莲姐姐是手帕交吗?之前英莲姐姐送了手帕给我,所以我也想送手帕给她。”
两个小女儿之间的情谊,贾敏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年幼之时她也曾经有几个玩的很好的伙伴,只是后来渐渐长大,各自嫁人,已经是许多年不曾有过联系了。
但小时候姐妹之间的情谊她是不会忘了的,那也是人生当中最真挚纯洁的一段感情。
现下黛玉就如同她小时候一般,贾敏哪里还有什么不同意的,还提醒黛玉她可以写一封信给英莲,连同手帕一起让人送到甄家去。
甄家前些年庄子上的收成不好,这两年好了很多,将原本的房子重新修缮了一下,一家人又搬了回去,因为之前起过火的缘故,甄士隐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安全,想来也是不会再出现被一场大火全都覆灭的情况了。
这几年林家和甄家一直有往来,也是这几个月林如海带着家人搬到了扬州,才没有见面。
收到黛玉的信英莲很高兴,快速的回了一封信,就这样两个小姑娘不时的互相写信,一直都有联系。
只是这次甄士隐给英莲请了先生,再也不会出现想要学诗只能让黛玉做师父的情况了。
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同时也是黛玉的生辰,过了这个生日,黛玉就六岁了。
这一日正好还是林如海休沐,全家人准备出城,扬州的冬天本来就不如北方那般冷,早春二月,扬州的景色已经开始美丽起来。
自从林如海去寒山寺求了平安符之后全家人病情有了好转,从那之后他们夫妻二人每隔几个月都会去寺庙,求佛祖保佑。
只是之前去的寺庙都是姑苏的寺庙,扬州的寺庙他们还没去过呢,正好趁着这日黛玉生辰,全家人一起去拜佛。
黛玉从前出门都是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这次还是第一次只穿着一个小斗篷,掀开马车的帘子就能够看到外面人来人往的景色。
“好了玉儿,快把帘子放下,一会儿吹了风该生病了。”贾敏拉过黛玉坐在自己怀里。
黛玉有些不情愿,“可是人家想看嘛。”
“乖,听闻寺庙外的景色很好,届时让哥哥带着你去看看,现在马车跑起来带风,小心吹着了。”
贾敏如此说,黛玉只能同意,乖乖的等待着一会儿到寺庙让哥哥带着她四处去玩儿。
家里的宅子很大,有假山有池塘,但是黛玉还是喜欢看这种真正的山山水水,真山真水的美妙,不是假山和小池塘能够比拟的。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太兴奋的缘故,早晨的时候醒的很早,现下坐在马车里晃晃悠悠的,黛玉窝在贾敏怀中不自觉的睡了过去。
梦中她仿佛来到了一个地方,这地方四处都是白烟,她迷茫的走着,四周只有她一个人,爹爹娘亲哥哥还有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莲嬷嬷都不见了,无论她怎么叫,就是不出现。
而就在她慌张着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的时候,白雾当中,恍惚看到了两道人影,好像是一个和尚一个道士……
“玉儿醒醒,我们到了。”
娘亲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黛玉睁开眼睛,看到那张温婉的笑脸,和刚刚看到那两张丑陋的面庞一点儿都不一样,一时之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我们玉儿莫不是睡糊涂了?快清醒一下,娘带着你去叩拜佛祖。”
黛玉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被嬷嬷抱着进了大殿,和贾敏一样跪在蒲团之上对着殿中巨大的佛像叩拜。
黛玉抬头看去,佛像面带笑容,慈祥让人周身发暖,看着看着心中安定下来,一时之间将刚刚的梦境里的害怕全部忘却,不自觉的也跟着笑了起来。
从大殿出来,一家人会合,因为林如海和姜岩是骑马来的,所以先到了,已经叩拜完并且捐了香油钱。
林如海准备带着贾敏去见一见寺庙里的大师父,让姜岩带着黛玉先出去看看。
寺庙建在半山腰上并非山顶,所以温度并不是很低,寺庙外面已经有一些桃树绽放着娇嫩的花蕊,黛玉看着粉.嫩.嫩的景色瞬间就不想走了,拉着姜岩就往桃林里钻。
“哥哥你看,好漂亮的花花。”
黛玉仰头看着桃树,桃树虽然不高,但她个子实在是太小了,只能仰头看。
“玉儿喜欢,不如我们折一些带回去如何?”
“可以吗?”
姜岩想起黛玉在贾府的悲春伤秋葬花情节,勾唇一笑,“当然可以了,现在这花还都只是含苞待放的,回家放到瓷瓶中,可以看好些个日子呢。”
见姜岩如此说,黛玉瞬间喜笑颜开,指着一截上面有很多啊花骨朵的桃枝:“那哥哥帮我折这里的。”
姜岩抱起黛玉,“黛玉自己折,回到家中再自己插到瓶中,这样才有意义。”
黛玉欢欢喜喜的伸手去折,姜岩一只手抱着她一只手握着她的手,稍稍用力折断了一截桃枝。
得到了喜欢的东西,黛玉笑声不断,姜岩也为她没有因为‘花落’而伤怀感到开心。
想着林如海和贾敏应该快出来了,便抱着黛玉往出走,却不曾想还没走出桃林,黛玉忽然一把抱住他的脖子。
“怕,哥哥好怕……”
“黛玉怕什么,告诉哥哥。”
然而黛玉却只是一个劲儿的说怕,与此同时一道声音从桃林里由远到近:“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循着声音看过去,一僧一道皆是一身褴褛的从桃林中走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入v第一章来了,感谢小伙伴们的正版订阅,喜欢的多多收藏评论啊,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