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哦,”尚寅点头,“我回去就告诉娘!”

两个小朋友头挨着头,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

另一边,只是逗逗儿子,根本没有想过要将那几个村子视作退路的周遇之,下朝后便来到了东厂,埋首于卷宗、书册之间。中间因为信息不足,他还招来了闳司,让他去户部走了一圈,抱了一堆陈年的资料回来。

因为昨晚周冬冬的话给了他很大震撼,所以他想再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因为昨晚周冬冬的话给了他很大震撼,所以他想再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朝中官员的俸禄,有爵者的俸禄、食邑,将士们的响银,逢年过节的赏赐,灾年减免的赋税,修堤坝,赈灾,修缮宫室……

算完后,他心情沉重。

因为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的确高于赋税了。

至于朝中大部分人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发觉,依旧歌舞升平,一方面是近些年没有大的灾祸,且户部瞒得好,未有传言流出,另一方面则是先帝留下的积蓄,以及近三十年来的献金填补,让朝廷在大部分年份里都没有缺钱花。

以至于如今满朝上下都觉得朝中只是党争严重了些、重文轻武了些、贪腐厉害了些、各地刁民多了些,没有什么大问题。

但事实上问题可大了!

大到周遇之看完后都沉默了许久,最后默默地将册子合上了。

这不是他能管的事。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二木则林中顿时涌现出了十几个主意。最后他一一排除,提笔写了个折子。

……

第二天周遇之奏请修路。

他的理由很充分,“陛下,再过两月便是您的万寿,届时不但外地的王爷们会入京,其他的属国们也会派人给您贺寿。”

“朝廷的颜面不容有失。”

然后周遇之话题一转,说起了京城的路。

京城除了宫门外的那条御街及其他少量几条街道外,其余都是泥土路。这些泥土路一下雨便泥泞一天晴便尘土飞扬,别说百姓了,就连某些朝臣上下衙门的时候,一不小心也会踩一脚泥,非常地不方便。

不如全部换成水泥路!

水泥的好处之前已经试验过了,和砖石一般无二,而且制作的速度比砖石快多了。如今负责制作的工匠已一分为二,一部分连夜送去寿陵一部分则留在了京城,修路的话留在京城的这些正好能派上用场。

只需一个多月,便能让京城焕然一新!

天佑帝听得很心动,要说他现在有什么心愿,明年的寿陵大祭算一个,今年的五十岁万寿也算一个。若有可能,两者他都想尽善尽美。

但在京城修路这样的大事,和封赏一个奉恩将军的爵位不同,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工部得安排人手,户部得拿出银子来。

于是他看向了朝臣。

但朝臣们反对的很多,非常多。

因为水泥是周遇之这两天在私底下进献的,大部分朝臣们都没有见过,只听说是一种能很快做成的砖石,至于成本也是不清楚,都以为它的价格和青砖差不多甚至会更贵,毕竟更快做成的东西哪有不贵的?

甚至有些人觉得这就是周遇之为了给儿子铺路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