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舟:“你的舌头很灵嘛,这种油炸豆腐干就是用烟熏过的。”
一边说着,一边又夹起六块刚炸好的豆腐干,然后递给下一位食客。
这个食客就是那位在封建时代死去的老鬼,他身边还跟着那个在近代灾荒年间失去的小鬼,一老一小不够吃两份的,但是分着吃一份也很满足了。
不过沈飞舟自己觉得,这口味和包浆豆腐更类似一些,只不过比起包浆豆腐的清淡,这个食谱中需要的油炸豆腐干要更有风味一点。
沈飞舟当时花了20点,买了那个【男默女泪!让王大爷没吃上但很馋的油炸豆腐干食谱】,看到了内容之后真的【男默】了——什么油炸豆腐干,根本就是豆腐干的做法嘛!
不过,其实沈飞舟之前就有心理准备——那个年代的只要沾油荤的就贵,就能让人惦记,所以让人念念不忘的油炸豆腐干,其重点并不在“油炸”上面,而是在“豆腐干”上。
而那个食谱,也的确是一份豆腐干的制作方法。
沈飞舟气炸(╬◣д◢)。
※※※
王大爷那个年代的油炸豆腐干和他们现在吃到的油炸豆腐干可是千差万别。
那个年代的人吃的豆腐干,因为机器水平的限制,豆腐干不可能薄到哪里去,都有一定的厚度。
又为了能让豆腐干可以保存得更久一些,那个年代的人绞尽脑汁想出了烟熏、风干等方法。
所以,那个年代的豆腐干本身就带有一种自然的烟熏风干的味道,在清水下稍加清洗再轻轻过油,便可做出一道美味。
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会早早的做出许多这样的豆腐干,不仅自家吃,而且在家中来客人时,也是一份拿得出手的待客美食,下酒下饭都十分合适。而让沈飞舟稍微觉得松了口气的是,这种被起名为【馋王豆腐干】(沈飞舟:这个馋王到底是哪个馋“王”)的价格也不算贵,2个点一块,可以切成六小块的那种大小,加上油、火和人工,沈飞舟转手卖个五六块都是很便宜的了。
可关键是消耗的是情绪值点啊!而且,算上他之前为这份食谱付出的20点,摊下来可就贵了啊!
尤其是这油炸豆腐干送出去之后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能收获多少情绪值,这就更让沈飞舟忐忑了。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王大爷那份外卖暂时还没有收到回馈,反而是小吃店里的食客对这个带着烟熏香味的油炸豆腐干起了兴趣。
就连沈飞舟都没想到,大家为什么会这么捧场,可是,他并不感到多高兴。
※※※
因为面向的食客不同,沈飞舟做小吃需要的食材都必须用情绪值点在小吃店内部购买,最开始的时候如葱油饼那样的简单的还算没问题,但是到后面半加工品或者说需要成品——比如棺材板里的吐司、汉堡包里的面包、油炸豆腐干里的豆腐干——来制作的话,这成本就上去了。
像是这次,油炸豆腐干虽然颇受欢迎,好像十个有七八个都来买,但其实利润和成本一抵扣,还不如他一个葱油饼的利润高。
但沈飞舟同时也发现,如果只是买小吃店里售卖的面粉、鸡蛋和黄油自己来制作吐司、面包或者买了豆子磨了来做这种豆腐干的话,利润起码能再翻个三成。
沈飞舟本来打算做了王大爷这单外卖之后好好学习那种烟熏豆腐干的制作方法——虽然不知道后期卖不卖得好,但学到自己手里总是不亏的——可惜他小看了这油炸豆腐干的威力,这些鬼们闻着味儿就来了,指明了就要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