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才回到京城没多久,之前因为杨家的态度,他还跟杨太尉谈过,但杨家并没有收敛什么,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二皇子也没有为杨家求情,而是向皇帝递了折子自请离开京城。
皇帝目前还没有换储君的意思,首先太子足够优秀,虽然太子妃惹了些麻烦,但总体来说,皇帝对这个儿子,以及太子的嫡长子都很满意;其次,皇帝年纪还不算大,精力也还算充沛,一点都没有早早退位的打算,若是太子一动,其他的皇子自然更能惹出许多事情,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皇帝绝对不会动摇太子的地位。皇帝心里清醒,所以二皇子自请离京的时候,皇帝便将年纪大些的几个皇子都封了王,不过如今已经没有了亲王就藩的规矩,除了二皇子,其他人依然留在京中。
二皇子册封静王,封地就在北疆,二皇子将静王妃和其他子女都留在京城,只带了长子萧文昭一同去了北疆。
璃清这才知道,自家养了半年多的小表弟,居然是二皇子的长子。听说文昭的生母是二皇子身边自小服侍的宫女,后来有了身孕虽不合规矩,但因为二皇子本人坚持,就将孩子留了下来,但文昭的生母终究没有活下来。静王妃自然厌憎极了文昭,所以文昭虽然有二皇子疼爱几分,日子确实过得不大容易,尤其是二皇子出门在外的时候。
二皇子心中也有数,但就算他在文昭身边留了人,也不能顾及到方方面面,如今文昭年纪也不小了,便带了文昭同去。文昭走前,到林秋航家中拜访,小汤圆早就不记得他了,见了他就抓他头发,文昭也不恼,拿了专门准备的礼物给他,也有给安晴的,叫璃清转交。
二皇子一走,这件事也算告一个段落。王大同带了王晓霜的骨灰回凉州,倒没有再要求萧炎跟去做人质,而对于平梁寨,朝廷也采取了招安的办法,正好凉州守军当中萧准的人也需要剔除。
皇帝本来是要萧炎再去接手凉州的事,但萧炎死活不肯,端王也是个疼儿子的,皇帝叹息之后,便将自家老五,刚十八岁的康王派过去了。康王也是个妙人,有皇帝严格的教导,这个儿子也不管文采还是武功也都不差,脑子也比老二一根筋好使,就是懒得很,皇帝许诺了三个美人,才将康王扔了过去,据说还要求皇帝先写文书,气得皇帝险些将这儿子打了一顿。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五月,林家的新宅子也整顿好了,林秋航和璃清都不喜欢乱哄哄的办宴席,就只请了熟悉的人过来吃一顿酒,算是进了新宅子。
安晴赶着自家搬进新居之前赶了回来,一同来的自然是形影不离的丁凤景。璃清自然不会忘了安晴,就算住的时间不多,那也是自家女儿,哪能她的房间都不留,那不是成了外人了,何况,璃清对安晴这个女儿,可以说宠爱非常。
安晴特意提前赶回来,就是为了自己布置自己的屋子。林家新买的宅子够大,人又不多,璃清直接把风景极好的一个小院子划给了安晴,她要求自己布置,璃清也没有干涉,留着等安晴自己折腾。安晴还小,要说她设计布置的院子,璃清还真没有多期待,不过丁凤景也是名门世家出来的公子哥,就算不懂,欣赏水平应该还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