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边塞二百里的一处小镇,因为地处南下要道旁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花柒迟迟边,平日也算繁华,有那么一百多户人家。
但这几日南北走动的车队不少,小镇的客栈住满了。
有些来晚了,实在没有地方的行商,就聚集到了镇外的一个破庙里。
破庙只有一进,院子却不小,正殿三间,偏殿三间。
许是平日常有人借住,倒也不算破败。
这会儿,七八个小行商聚在正殿角落,点了一堆篝火,正围着取暖说闲话儿。
这个时候,外边又有吵闹声。
有人好奇跑出去看了几眼,回来就说,“有大商队来了,二十几辆车,七八十人呢。”
果然,这人的话音不等落地,车马就进了庙门。
有管事吆喝着,不一会儿,马车就卸好了。
车厢围拢在一处,马匹也被牵去喝水喂草料。
有几人涌进大殿,见有人在烤火,都是友好的点点头。
两个年轻小子麻利的生了三堆篝火,架上铜锅和茶壶,开始烧水。
这个时候,又有两个蓝衣姑娘走了进来,把篝火里侧的角落打扫干净,连一丝灰尘都没有。
有人抬了一大一小两包东西进来。
两个年轻小子和两个姑娘手脚麻利,配合默契。
三两下,居然就把那两包东西拼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床榻!
对面的行商已经看的傻眼了,这是哪里来的贵人,难道把这里当家了吗?居然把床榻都搬来了。……
对面的行商已经看的傻眼了,这是哪里来的贵人,难道把这里当家了吗?居然把床榻都搬来了。
但他们的惊讶还在后边,两个年轻小子又翻出粗布帘子,一边钉在窗框上,一边用竹竿撑了起来。
硬是把一大一小两张床变成了两个帐篷,睡进去就能隔绝所有人的视线。
两个年轻小子又开始抱了毛皮和被褥进来,忙活铺床,烧炭盆放到床帐里暖着。
两个姑娘抱了一个坛子,打开之后,就往两个铜锅里倒了进去,立刻就有肉香飘了出来!
这时候,又有妇人抱了几颗白菜和五六个萝卜进来。
又洗又切,待得扔进铜锅里的时候,水壶里的水也烧沸腾了。
一个姑娘跑出去,很快迎进来一个老太太,一个中年书生,还有一个戴了帷帽的小姑娘。
虽然三人穿戴都很普通,但行商们都知道,这是车队的主人。
老太太和书生被安顿在火堆边的椅子上,小姑娘则挽了袖子,拿了两个铜缸子倒热水冲了一些粉末,搅成糊糊,浓郁的芝麻香气,惹得行商们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