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老两口一商量,不回山上了。
胡三叔岁数大了,打猎不如年轻人敏捷。
但养鸡绝对能胜任。
他如今住了排房最右边的两间。
出门一拐弯,走上二三百米就是鸡舍了。
但他惦记鸡仔太小,容易被黄鼠狼之类祸害。
最近日夜都守在鸡舍,不敢离开。
排房中间两间给了木老先生祖孙俩。
外间看着普通,只有桌椅之类。
但里间却布置的极舒适。
长条大炕能睡四五个人,很宽绰。
炕尾有专门放被褥的炕柜。
炕头摆了写字喝茶的炕桌儿,铺着宣软的炕被。
还有四五个靠枕,怎么歪着看书都舒坦。
地上靠墙有衣柜,铜盆架子,架子上的布巾雪白。
拐角用屏风隔出一个洗澡的位置,放了大澡盆。
大炕正对着,还有长长的书架。
如今还有些空荡荡,却有很多时间累积,摆满。
祖孙两个空手到简家,如今被褥都是新的。
衣衫鞋袜也有四五套了。
吃喝每日大大院那边送来,饭菜很丰盛。
点心果子也是想吃多少有多少。
外间角落的小炉子,随时能烧水熬粥。
这两间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花柒迟迟到木老先生那院子凑热闹。
木老先生学识渊博,见解独到。
很多枯燥的东西,他讲出来就会变得有趣。
怡安听得上瘾,就厚着脸皮做了旁听生。
邹桓上午要跟着李师傅练习骑射。
木源也要做个样子,到荷塘转转。……
木源也要做个样子,到荷塘转转。
两人都是下午才读书写字。
这也方便了怡安。
拎个食盒,水果点心备齐。
一边吃一边跟着听热闹。
碰到特别感兴趣的,她也会一起背诵或者参与讨论。
有空间的小木屋帮忙作弊。
有前世的知识体系做后盾。
往往,邹桓和木源不理解或者背诵困难的。
她反倒先完成了。
这样木老先生很是惊奇,不着痕迹试探两次。
在简大成又来请教的时候,老先生就万般可惜。
“怡安这孩子真是可惜了,怎么不是男儿?
若是男儿,毕竟是青云路的佼佼者。”
在简大成心里,闺女就是无一处不好。
听了这话就道,“我倒是高兴怡安是女儿。
不必承担太多,只要把日子过高兴了就好。”
木老先生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以后再上课,就会给怡安也布置一份课业。
怡安偷懒,去城里玩耍。
见到安老大夫,说起这事。
老大夫可是着急了。
第二天就搬到了庄子上。
生怕好好的徒弟被撬走了。
怡安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后悔的不成。
她要理家,要照看庄子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