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双方如此和气,自然是皆大欢喜。

当即就随着中人去了府衙,改了房契,落在了怡安的名下。

王员外和中人都是惊讶,没想到简大成会这么简单把院子给闺女。

以后闺女嫁了,这院子岂不是成了旁人家的。

但他们都是外人,心里奇怪也不好多问。

最后,二百六十两银票给了王老头儿。

又给了中人十两银子的润手儿,这买卖就是成了。

回去的马车上,就多了一个王老头儿。

人老成精,没了中人妨碍,他直接邀请简大成到他的农庄坐坐。

于是,马车直接赶到了王家。

王老太太因为伤心儿子没了,哭得眼睛有些不好。

同众人说了两句,她就扯着小孙子回屋去了,而儿媳妇根本就没出来。

王老头儿也没拐弯抹角,开门见山。

“简先生,我原本是打算卖了城里院子,就要寻人再接手这个农庄。

没想到咱们缘分深厚,倒是在城里碰到了。

我们老两口想早些带孙子回老家去投奔侄儿。

但这份家业经营了几十年,着实舍不得。

若是能落到先生这样的好人家手里,我们想起来,心里也能好受一些。”

都是聪明人,简大成也不愿意隐瞒。

“员外看的不错,我们家里是想再多置办一些田地。

您这农庄就挨着三里镇,无论是离得我们家,铺子,还是三亩口粮地都很近,这是上上之选。

就是不知道,员外这农庄有多少地,多少佃户?”

“我这农庄不大,总共九十二亩地。……

“我这农庄不大,总共九十二亩地。

其中上等田正好五十亩,二等田三十亩,其余十二亩是河滩沙土地。

另外靠近山脚下还有个二亩的小水塘。

我家这院子前后三进,盖了不到十年,用料都是好的。

外边住的佃户是八家,他们的房子也是我们家里盖的。

他们种地就住着,不种地就要搬走,没签过什么契书,不是家里奴仆。”

王员外说起他“打下的江山”,满满都是骄傲和不舍,但说起价格就添了几分心虚。

“我是打算把这庄园作价九百两,当然也不是不能谈。”

简大成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说回家商量一下。

王员外一听这话,就带了简大成父女在庄园内外溜达了一圈儿。

其实,先前怡安可是没少远远看过这个农庄,毕竟这里正对着铺子后院儿。

偶尔发呆,她就畅想过,若是家里有个这样庄园如何。

不想,如今居然就要心想事成了…

不得不说,王家是正经过日子人,田地伺候的干净,

就是庄园里,街路宽敞,没有牲畜粪便处处。

佃户们见到来人也没有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