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所有的后续

最大的敌人也不过是不想把女儿嫁给他的岳父,很容易就解决了。

他虽然已经十八岁了,已经当了很多年的太子,膝下一儿一女,处理朝政的时候非常沉稳老练。可是在战场上,还是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

左右两路军都被周国军队拖住,没有跟上来,张微却盯着地图上,眼看着周国的都城近在咫尺,似乎唾手可得,他有些坐不住了。

方大将军建议派兵驰援左右两路军,把战线整体向前推进。

但是张微却按耐不住,他知道,只要攻破都城,所有周军都会望风而降。

现在这情况,就叫做将帅不和。

张微和方大将军争执之下互相不能说服对方,太子殿下愤而带了一只两千人的精锐部队,直取周国都城。

结果新周王并不是单纯的好大喜功,他也有点脑子。

太子殿下和这两千人的精锐部队在周国都城前被围困了,被前所未有的精锐部队围困了。

他手中的卯金刀杀人如砍瓜切菜一样容易,可是自己带的这两千人陷入了两万人的包围圈,猝不及防外加轻敌之下,也损失惨重。

新周王就站在城楼上,冷冷的看着地下互相厮杀的两国军队。

他知道秦国早晚会攻过来,就不如自己先做好打算。

他知道秦国太子和秦王一样,都喜欢亲自上阵。

他自己国家的军队已经腐朽不堪,一旦秦国打过来,没有任何军卒能挡住,这两万人是他用私库豢养的死士,就是为了生擒秦国太子,反攻回去,逼迫秦国签订城下之盟。

他虽然登基了,可是兄弟们不服,臣子们不服,只有用军功才能说话。

年轻的周王闭上眼睛,轻轻叹了口气,此时此刻,被屠杀的不只是秦军,还有自己的兄弟们,和那些顽固又滑头的臣子。这都是要把污名推给秦国的。

周国的死士们把秦军的阵营切的七零八落。

张微平生从未见过这么多死人,更没见过亲密的朋友死在自己眼前。

刚刚被人砍下马的大叔,就是当年教他应对战阵的老兵,从军二十年,却死在这里。

张微身上的红披风都被鲜血染成了褐色。卯金刀是真快,削铁如泥,砍人头颅像砍豆腐一样。张微暗下决心,一边厮杀抵抗,一边慢慢接近城墙脚下。

他不露声色的砍杀者旁边的周军,小心翼翼的把脚从马镫上摘下来,抬手摘了披风,然后脚尖猛地一踩马镫,身子往上一蹿。

城墙高十丈,弓箭手布置在左右,周王驾前也有高手侍卫。

张微轻飘飘落在垛口之内,他刀未入鞘,刀光一闪,十几名周国侍卫便毙命当场。

太子殿下自己也有点惊讶,平常勤加练习刀法的时候,用起来并没有这样顺手,难道说这杀人的刀法就是得用人来练吗?

无暇细想。

周国大内统领一边呼喝:“护驾!”一边拔剑上前。

剑断,头落。

周王还在意淫自己怎样大展宏图,开创千秋万代的盛世。

看着这英俊少年手执宝刀飘然落在自己面前,心中竟有一丝赞赏名将之心。

忽然脖子一凉,眼前视角忽然转变。

从宝座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下面气势如虹喊杀声震天的战场,忽然滚落地上,眼前看到一些脏兮兮的有点破了的靴子。

愣了愣,才明白自己脑袋掉了,落在地上像是一堆臭肉,沾满了泥泞,一赌气就死了。

张微砍断了他的脖子,毫不留手,反手一刀斩断了周王旗。

底下阿宁和蓝梓也跟了上来:“周王已死!”赶忙上前想要护住殿下的左右。

两旁边的弓箭手看见周王死了,可也有忠君爱国之心。

箭如雨。

三人的刀法拨开箭并不难。

可是旁边有一个看见周王死了就按兵不动的侍卫,这时候瞅了个破绽,忽然从背后扑上来抱住了张微,让他的刀运转不得。

张微把刀一转,一刀捅进去,那侍卫大叫一声,拼死不撒手。

这事情发生的突兀,阿宁和蓝梓也一左一右去袭击那些弓箭手了。

张微空门大开,他倒是不怕,自己穿着锁子甲,不至于轻易受重创。挣扎间却跌倒了,原本对着他肚子的箭就改成对着他的咽喉。

可是这时候,黑衣消瘦的女人凭空出现,抬手接下这只万分危险的箭,看着一个懒驴打滚扑到在旁边,也能避开这支箭的主人,自悔出现的莽撞了,又突然消失。

等方大将军带人敢来收拾残局的时候,张微一直厮杀到尘埃落定,才突然脱力似的坐在垛口发呆,看着地下受伤的将士们,看着自己身上受伤的地方,想着那个女人。

“有多少人受伤?”张微脸上又带着泪痕,声音有些梗塞。

“殿下带出来两千人,现在轻伤者九百人,重伤四百余人,死了三百五十八人,完好无损的有四百多人。”方大将军坐在殿下旁边,递给他一小坛子酒,低低的叹了口气:“殿下,您毕竟胜了。没胜在兵力上,没胜在谋略上,胜在武功超群,这不可取,但毕竟赢了。”

张微点点头,回京的路上都有点情绪低落。

张缤跟儿子好好聊了聊,喝着酒,吃着炸蚕豆,张微有点明白过来了。

忽然张缤陛下就被一颗铁一样硬的蚕豆膈掉了一点牙,太子殿下当时差点哭了,旁边偷酒喝的张嘉没心没肺的问:“哥,你其实是个女孩子吧?怎么这样爱哭?”

“艹!敢嘲笑我。今天我非把你打哭不可!”

“救~~命~~~啊~~~”

【山陵崩】

三年后。

大秦历,三十九年。

皇后于四月无疾而终,寿年六十一岁。

皇帝罢朝。

同年五月,皇帝无疾而终,寿年七十岁。

这一年太子张微二十六岁,太子妃温清颜二十九岁,晋王张嘉十三岁。

皇太孙八岁,而太子长女十三岁,和叔叔同岁。

太子胡子拉碴的又一次哭成球。这回张嘉没有嘲笑哥哥,他哭到昏过去。

兄弟俩冰释前嫌,再也没有互相下绊子互相争宠的事儿了,因为那两值得他们争宠的人都不在了。

【登基称帝】

太子登基初始,立刻宣布罢朝一个月,发誓为父母守孝三年。

灵堂前,新任皇后昏了过去,太医努力把沉重和喜悦维持一个很好的平衡:“皇后娘娘怀胎两个月了,近日来有些劳累,动了胎气。”

臣子们在恢复上朝之后都有些担心,原先太子殿下的面沉似水是故意绷着的,可是自从上了一次战场,沾染了血气,浑身上下的气势越发威严浑厚。

现在却不同了,不是威严凝重,不是心情不好。

而是心如死灰,已经有些形销骨立了。

温清颜十分担心,守孝期间夫妻分房而居,她也只能尽力开解殿下…陛下两句。她自己心里想起来陛下和娘娘,也酸楚的很。

张微始终固执的住在太子宫里,不肯搬去爹爹的寝宫居住。

苗梧看着徒弟日渐消沉,也不解,于是揪起来打一架。

张微被揍的挺惨,被女儿拿着热帕子擦擦脸,这才恢复了一些活力。每天认真上朝,下了朝陪着儿女练武,聊以寄托哀思。

温清颜又生了个儿子,这倒是一件喜事,他渐渐的恢复了活力。

却又在宫中单开了一间静室,让淑妃武仙仙出家为道,侍奉先皇夫妻的灵位,还供奉了那位不知名的救了自己的黑衣女仙,他隔三差五的就过去,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叨叨一阵子。

过不几年,温丞相告老乞骸骨。

【结局】

大公主嫁人了,嫁给了魏小五的儿子,因为他和他爹一样俊美温柔。

太子妃是方氏姑娘,一位武功高强性格开朗的女侠。

温丞相早就去了。魏小五很老很老的时候虽然还是个漂亮的老头,但是也不那么出众了。

师父和师娘去深山隐居,听说快活似神仙,师娘都快研究出驻颜术了。

朝堂上的六部尚书换了一任又一任,现在是方襄为丞相。

秦国一代代的帝后和睦。

秦国没有纳妾的习惯。

温清颜鬓边有了白发,张缤的胡子也花白了。

淑妃武氏始终在清修,忽然有一天满室清香,红云遮天,淑妃消失无踪。道人们都说她成仙去了,已经变成老太太的武三妞来看了姐姐最后居住的净室,回去之后就闭门谢客,开始修道。

老两口总是笑眯眯的吃点零食,比划比划拳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刀光剑影,却比年轻时更甜蜜。旁边年轻的侍卫和侍女们,看着陛下和皇后有时候在演武场谈谈拳脚,就莫名其妙的抱在一起互相亲亲头发,拽拽胡子,都感到十分羡慕。

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出征,郑国望风而降。

【相拥而逝】

大秦历八十八年。

皇后七十七岁,皇帝七十四岁。

皇帝登基四十八年了。

温清颜毫无征兆的病倒了,病的也不难受,就是不思饮食,日渐虚弱。

张微已经是个老头了,最近十几年都是太子监国,他撒开手,只是重大节日的时候才出现。

现在干脆自己一心一意的陪着皇后,拉着她的小手,故意学着吴侬软语唱小调哄她开心:“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97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温清颜笑着笑着就哭了。

张微忍着眼泪嘲笑她:“你看你,我现在好不容易不那么爱哭了,你怎么开始喜欢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