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蘅的脸立时就红了起来,他虽然也从来没想过会跟茯苓有些什么,可还是不能否认,茯苓是个美人坯子。他想到方才茯苓红着脸,瞟了自己的那一眼,顿时心里就有些明白了,身上也不自觉就有些发热了。

杜若只笑道:“那真是要恭喜二弟了,茯苓这样的姑娘,若是真的随便找个人嫁了,倒是糟蹋了。”

杜二老爷闻言,只摇头叹息道:“儿子,你的福分比你老子强,你媳妇还会主动给你纳妾,你想想你老子,你小子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福气!”

杜蘅的脸就越来越红了,只左右看了看,对丫鬟道:“去那一壶酒来,我今晚要喝一杯。”

杜老太太就笑道:“瞧你那样儿,可不能太得以了,你媳妇虽然好,要是瞧见你这高兴样,也准要跟你置气的。”

杜蘅就连忙点头道:“孙儿知道了,老太太放心,就喝一两杯,稍微助助兴而已。”

杜老爷便道:“我也喝上一杯,晚上喝一杯酒,也能睡的更安生一些。”

杜二老爷连忙道:“那我也陪着大哥,就少少的喝一杯。”

杜老太太只摇摇头,转头吩咐道:“去把去年绍兴那边送来的黄酒,热一壶进来,每人都喝上两杯吧。”

丫鬟闻言,便笑嘻嘻的出门吩咐厨房张罗了起来。

杜若跟着他们吃了两杯酒,回到百草院的时候,刘七巧已经回来了,见杜若红着脸进来,便问道:“怎么在家里还喝上酒了?”

杜若便道:“今儿难得高兴。”正说话间,茯苓就进来服侍,杜若见了她,便开口道:“以后你不用在进房服侍了。”

茯苓见闻,又是红了脸,那边绿柳便笑道:“张姨娘快到外头坐着吧,这些事情就让奴婢们做吧!”茯苓娘家姓张,所以绿柳便这么喊了出来,茯苓只红着脸道:“我还没出这个院子呢,你们就这样编排起我了。”茯苓说着,便只低下头,挽了帘子到外头去了。

原来方才茯苓去把刘七巧接回来的时候,刘七巧就已经问了她这事情,茯苓也只把老太太和自己说的话都说了一遍,最后只答应了过去杜蘅的房里。这样一来,自然是不能再在杜若跟前贴身服侍的,不然的话也不合适。所以刘七巧便吩咐了下去,以后房里贴身服侍的事情,就交给另外三个丫鬟,顺带再把赤芍和半夏两人带上,慢慢的,小丫鬟也就得用了。

杜若洗漱完之后,便在刘七巧的身后坐了下来,紫苏正服侍刘七巧除去她头上的钗环,杜若只挥了挥手,示意紫苏出去,自己亲自上前,为刘七巧解开长发。杜若的手指纤长,骨节匀称,指腹柔软,加上他动作轻柔,刘七巧便难得享受着闲暇的一刻。

刘七巧只叹了一口气道:“谁能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呢,说实话我这几天也一直在为茯苓的事情操心,原想着,不如就把茯苓介绍给了老四,老四现在是将军,茯苓过去了,还能当上将军夫人,谁知道我这心里才有些盘算,倒是被别人先截胡了。”

不过刘七巧其实还希望王老四能找一个更好一点的媳妇,最好是能识文断字的,虽然王老四识字不多,可他如今是朝廷命官,以后的仕途那肯定还长着,有一个识文断字的夫人,那就是王老四更好的助力了。

只不过,要是不解决方巧儿的事情,王老四这老大难问题只怕也是解决不了的。

“我瞧着也还不错,只要茯苓自己愿意,跟着二弟,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我们这样的人家,向来是不苛待姨娘和庶子的,茯苓若是能生上一男半女的,以后也就有指望了。”杜若说着,只讲刘七巧的长发都打散了,拿了梳子慢悠悠的梳了起来道:“至于老四的事情,男人要娶媳妇,总比姑娘家嫁人容易些,过几日我再给他好好物色物色。”

刘七巧点了点头,从铜镜里头瞧见杜若给自己梳头的模样,心里头就别提有多高兴,只站了起来道:“我梳好了,现在轮到你坐下,我给你梳头。”

杜若便坐了下来,刘七巧解开了他的发髻,用手指轻轻的压着他的头皮,凑到他耳边道:“我回来也有几日了,大后天是十五,我打算去水月庵走一走,瞧一瞧大长公主去。”

杜若道:“你去吧,不过路上小心些,你现在毕竟不是一个人了。”

刘七巧便抽了抽嘴角道:“就知道你心疼孩子胜过心疼我。”

杜若一脸无奈,却也无从辩驳了。只摇了摇头,携着刘七巧一起上床安歇了。

第二天一早,茯苓还是没有进门服侍,如今她要成为二房的姨娘了,是时候要避嫌一些了。原先她们大丫鬟是两人一间房的,如今刘七巧便让连翘和茯苓分开了住,也不知道二房那边定了什么日子让茯苓过去,不过既然说了是姨娘,那定然是一过去就开脸的。

刘七巧看完了黄历,发现十二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便定下了那一天去朱家为包探花提亲。绿柳命小厮买回来的雁子也已经在厨房养着了,要是多养几日,只怕也会太肥了。刘七巧回来也有了七八日,便想着回王府坐一坐。

用过午膳,绿柳备了车,跟紫苏一起和刘七巧回了王府。刘七巧不在的这两个多月里头,绿柳只去过王府一次,还是王妃喊她过去问话的,去的时候也没遇见周珅,她悬着的一颗小心脏也算稍稍的安稳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