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已经引发了不小的骚动,制片人、宣传负责人,还有总监冯青,都是想要开口插话,就算有失颜面,也不能让两人再往坑里沉了。
然而,对此刘欣欣却是不以为意,像是没有看到经纪人频频使过来的眼色,明媚靓丽的俏脸上,笑颜依旧,她跟杨迪对视一眼,像是心有灵犀,目光转向台下的记者,笑道:“我和杨总私下讨论过,具体网络发行的时间,就定在首映开始三个月后了!”
哗~~~
现场一片哗然,听到“三个月”的回应,所有圈内的人,都是倒吸凉气。
好大胆好有魄力的回应!
这是在场所有圈内人的心声,三个月看上去很长,实际上,这已经是诚意满满了。
按照国内的惯例,一部新片的热映阶段,通常在二十天到一个多月左右。
但热映结束后,并不意味着片子就要在院线彻底下档了,如果是有实力的片子,各大院线依旧会继续排片,只是会相应的减少一些排片量而已。
相对于热映阶段那些惊艳的票房成绩,这段业界人士眼中的衰退期,同样是圈钱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各部片子的情况不一,但如果是有实力的作品,保持一个月的逐渐衰退期,并不困难。
甚至,在一些院线紧张的地方,衰退期更长一些,因为影迷对于大热的片子,会出现排队等着观影的局面,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也是如此,后续的低价促销活动,能够吸引不少小资去院线体验那种大银幕的快感。
所以一般而论,有实力的大热新片热映阶段结束后,三四个月内,院线那边都是还有圈钱的余力的。
刘欣欣给出的那个期限,形同于是将这种余力,抹杀了一大截,同时,也是让起初的三个月,变的尤为紧张,如果那段时间出现票房滑铁卢,连临时变阵都来不及了。
而且,此前各方媒体,已经收到风声,这边号称要打破国内投资记录的大片,将会在海外发行。
考虑到可观现实,这无疑是让时间更为仓促了,如果国内网上已经出现正版资源,那在国外市场的票房结果,可想而知了。
除非刘欣欣他们能够让片子全球同步公映,但这需要极端广阔的人脉,还有费尽心思运作,绝不是件容易事儿。
原本在场的记者,都以为刘欣欣回给出四个月到半年的周旋期,那样虽然有点令网友失望,但想要去黑这个,也是没有多少立场。
可谁都未曾料想到,继那位大胆的杨总之后,这位大明星,也是摇身一变成为超级大腕了,当众都敢如此许诺。
可以想象,这句话会在明天很多媒体的版面上,成为重磅头条,为新片推高知名度的同时,也埋下了陷入被动和自杀票房的双重隐患。
而这种结果,竟然是两位投资人自己一手造成的,实在令人不敢相信。
面对刘欣欣如此直截了当的回应,连那个老记者,都是哑口无言了,人家没有打太极,更没有故意说个遥遥无期的时间范围,而是直接给出了令人吃惊的“公映三个月”后。
这还有什么好黑的?
接下来的发布会,无疑是变的有意思多了,很多记者坐下后,根本等不及回去赶稿,已经拿出手机,刷刷刷的开始发微博了。
很多圈子内的人,因为通常能够搞到一些第一手内幕资料,所以私底下,也是某某某知名博主。
这年头,微博红人也是一个赚钱的行当,有些甚至不是记者的副业,而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很快,甚至连发布会现场的视频,都传播到了网上,一些以爆料速度见长的八卦媒体,接到前方记者发来的新鲜素材后,瞬间拿出了赶NBA比赛战报的速度,几分钟就编辑出了一篇篇报道,通过官方微博还有其它一些社交工具刊载出去,博人眼球。
这些新鲜出炉的八卦,对于很多翘首期盼偶像刘欣欣投资人处zi秀的粉丝而言,无疑是嘎嘣脆,鸡肉味,传播力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