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李弘只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高宗听李弘这么说,微微叹息了一声,就不再言语了。泰山封禅,对他的意义很大,对李弘的意义也很大,因为作为大唐的储君,能够在封禅过程中举行一次祭祀仪式,这对李弘的声望和今后的人望有很大的帮助,他之所以让李弘留守长安城,是因为担心李弘的身体,要是李弘真的能去泰山封禅,他倒也很乐意李弘随行,只是现在李弘自己拒绝了,他也没有办法了…
“弘儿,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次机会难得,可不要错过了。”武后语气轻柔的说道。李弘以国家大义为借口,要留在长安城,她也就没有再逼李弘的理由了,只能这么劝阻李弘了。
“儿臣也想跟父皇和母后同往,只是…”李弘为难的说道。
“臣有一想法,不知当不当讲?”突然,就在这时候乐彦玮开口说道。
武后很不喜欢乐彦玮,就淡淡的说道,“说吧。”
“陛下和娘娘十月份才从东都出发去泰山封禅,现在只是四月底,陛下和娘娘六月份便要去东都洛阳,要在洛阳待三个月才出发去泰山,这段时间里要不就让太子殿下留守长安城监国,等到陛下和娘娘出发去泰山时,再让殿下回洛阳一同前往,岂不更好吗?”乐彦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武后一听乐彦玮的建议,突然间脸色变得就更加阴沉了。
乐彦玮的建议,不但可以让李弘留在长安城监国,还能参加泰山封禅仪式,可谓是一举两得。李弘在长安城监国四个月,足够他在没有高宗和武后的情况下安排好一切了,到时候从长安城到泰山,来去只有两个月,就是让李贤替他监国,他也不怕什么。
高宗听乐彦玮这么说,不由的大笑道,“不错,不错,这个主意不错,爱妃,朕看就让弘儿留在长安监国,等我们十月份出发去泰山,再让他来洛阳跟我们会和吧?”
武后还能怎么说,是她执意要让李弘去参加封禅祭祀的,现在有个一举两得的方法她能反对吗?就只能冷着脸微微点了点头。
“同太子一起留下来监国的人选陛下可有决定了吗?”武后开口问道。
“朕还没有想好究竟让谁辅佐太子。”高宗摇头说道。现在的宰相团中武后一家独大,他很难做出取舍。因为留下他的心腹给李弘,他到洛阳之后跟武后的交锋中会落了下风,要是留下武后的心腹,他们要是对李弘监国掣肘怎么办?不是给李弘留下了隐患吗?因为监国可不是小事儿啊!
“要不就让乐彦玮、姜恪、窦徳玄三人留下辅助太子吧?”武后询问道。
既然不能将李弘带在身边,就只有留下姜恪和窦徳玄两人监视和掣肘李弘了,不过她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就又给李弘将乐彦玮给留下了,谁叫乐彦玮不受她待见呢?
高宗微微一想,就点头答应道,“就这样吧!”
因为姜恪是个老好人,对李弘的掣肘不是很大,仅凭窦徳玄一个人想要制衡李弘恐怕有难度,再者不是还有一个跟李弘走的比跟他走的还要近的乐彦玮嘛。
然而,这个时候,大家却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唐现在宰相不止是七位,还有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苏定方,武后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可她也忽略了苏定方,要是他们离开东都洛阳,苏定方回到长安城,以苏定方在军中的威望,再加上他太子少保、北衙大都督的权势,窦徳玄又岂能是苏定方的对手?估计大唐也只有李绩和许敬宗才能跟苏定方一较高下吧!
见高宗对自己的决定没有异议,武后也很满意。
两件大事商量完毕,高宗也累了,就让大家退下,不过却留下了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