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现在已经好几日了,四丫天天和大丫,三丫一块割草,做饭,喂猪,洗衣服,扫院子,没活的时候就学绣东西。一直没有空去打听打听这个是什么时代,不过从和大丫的聊天中了解到,现在是明朝,具体的年号还不清楚。四丫对明朝了解的只有朱元璋而已,还是以前高中时学的历史里的。还记得当时那个秃头的历史老师对明朝的评价是:经济繁荣,政治制度民主,官僚腐败,贫富差距过大。这些四丫是真的没法看出来,不过只要不是民不聊生就行了,在这个时代一个女娃当个地主就好了,自己可没花木兰,穆桂英那样大的本事抱负。上辈子一直为名利在不断的努力奋斗,到头来还是一场空,这辈子只希望做一个守着小家,平安度日,最后找个能依靠一辈子的良人共渡一生。
这些天,四丫发现,家里的小姑王翠谷对自己一家比较好。赵氏生完招娣后家里其他人除了翠谷以外,就没人来看过赵氏。说起来,这个小姑翠谷比二伯娘家的珠花还大两个月,到现在还没定下人家,杨氏虽然不喜欢这些孙女,但是对这个小闺女却是极好的。翠谷长得很娇俏,大眼睛,鹅蛋脸,下巴较尖,和人说话的时声音很小,脸经常会红。个子不是很高,可能是还没发育好,看着还是很瘦弱,不像珠花发育的很健康。四丫就想不明白了,像杨氏那样泼辣的人咋就生出这么个如水的闺女呢。
这天四丫正在房里逗着招娣玩,小姑翠谷就过来了,赵氏连忙迎了过去。
“三嫂,我给招娣做了个肚兜,天热就可以穿了。”说完把肚兜递给了赵氏,赵氏看了肚兜,上面绣了个拿着金色元宝的小娃娃,很是喜庆。
“小姑,你绣的真好看,都快赶上我娘了。”听四丫这样夸她,翠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和大嫂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赵氏抱过招娣给她试了试,正合适。赵氏感激的说“也就是你想着这丫头了。”翠谷看赵氏又开始伤心起来就抱着招娣说,“看看,我们招娣多漂亮啊,长大了肯定是个美人儿!”赵氏又笑了起来。翠谷在赵氏这坐了一会就回去了。
今天是四丫一家做午饭。中午时分,五丫六丫带着招娣,赵氏带着大丫四丫做饭。三丫这丫头吃过早饭就不见人影了,也不知道跑哪儿去玩去了。
这个地方偏北方,早晨晚上一般吃面食,中午一般吃米饭。不过这个米饭不是纯米做的,还加了些高粱,对着糙米,这里除了大地主家会吃纯米饭,一般人家都是用的高粱掺着糙米。赵氏把高粱和糙米掺杂一起,然后开始仔细的把这些粮食细细的翻了一遍,把里面的小石子什么的脏东西给找出来。上次大伯娘家做饭,四丫的牙差点被石子给崩掉了,还好现在还没换牙,要不这牙不掉也松动了,不时的咯嘣声,也为这乏味的吃饭节目增添了些许幽默。四丫看到杨氏不时的瞪胡氏一眼,估计她老的牙口又遭罪了。
捡完石子后,赵氏就端着木盆去村东头的井边去淘洗米去了,大丫和四丫一块去了院子后头的菜园子里去摘今天中午吃的菜去了。先不说这杨氏和王老爷子人怎么样,但论起干活来,还真是不错的,屋后的菜园子有半亩地那么大,四周用一米高的栅栏围着,里面一片绿汪汪的,番茄(洋柿子),茄子,黄瓜,丝瓜,芹菜,蒜薹,莴苣,豆角,青辣椒,韭菜,南瓜,大葱。这里的人把番茄都叫洋柿子,洋柿子种了五行,现在还没红呢,青溜溜的一片,长势喜人,大丫和四丫摘了黄瓜,青辣椒,一大堆豆角,一个青南瓜,因为一大家子人比较多,所以量比较多。
把这些菜装进篮子里,大丫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走在前面,四丫抱着大南瓜走在后面。到了井那里,两人把这些菜洗了干净,因为快到午饭时间,井边的人比较多,大多是家里的妇人带着自己家的闺女在淘米洗菜,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大大小小的女人加起来,可不是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