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下山(四)

说到此处,方子明的声音稍做停顿,似是又会想到了那位朋友脸上的愁苦神情:“曾几何时,朋友他一直都把将这些当做玩耍,至于小师弟有没有道过谢,乃至是稍有不满时的说的一些刻薄的话,开朗的他也只是轻轻一笑,全然不去在意...”

秦风听懂了方子明的意思,说道:“你那朋友将小师弟,实实在在的当做了小师弟,当做了一个可爱也需要宠爱的小孩子。但那位地位尊贵的小师弟,却视你的朋友如牛马。如果是这样...”

秦风沉吟了片刻说道:“嗯...这个理由还是有些牵强。就算是那位小师弟是宗主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甚至是常与水月皇朝的王子公主来往,将自己看作了主人和王子,将他人视作牛马。也不见得因摔掉了一颗牙齿就要杀人吧?毕竟他只有七岁,何至于如此毒辣?”

方子明点头说道:“的确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小师弟是真正的主谋,这个理由也的确很牵强。但有时候的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理由是否牵强,而在于其他人愿不愿意相信。”

“无论是归元宗的其他人,亦或者剑在天与剑宗主。自然都不会相信往日里极为可爱的小师弟,是一个极为狠辣的人。就连我自己都无法相信这一点,尤其是小师弟已经慢慢长大,为人又是那般的随和善良,无论怎么看,似乎都无法与当年那件事情联系在一起。”方子明叹了一口气道:“但愈师弟相信,或者说,他相信那位朋友,更相信那位朋友临死前做出的判断。于是他坚信小师弟才是罪魁祸首,而刘品亮至多就是小师弟的一条忠犬。”

“可即便他相信又能如何?愈师弟曾想过找个机会杀小师弟报仇,但小师弟是宗主的儿子,岂会那般容易得手?当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愈师弟待在归元宗内,他总能找到一些下手的机会。事实上他也曾抓住过一个与小师弟独处的机会。但是,当他悄然握紧了腰间的剑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孩子出手。”方子明说道。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愈鹏飞的心结,不在于刘品亮,而在于归元宗的小师弟。可偏偏他又不忍心对一个孩子动手。于是他只好离开了归元宗,并且打算这辈子都不去归元宗。”秦风说道。

“是的,心结不是仇恨,却比仇恨更麻烦。若是仇恨,报仇之后自然一了百了,但心结却要比之复杂很多,他想报仇,却无法确认该如何报仇,也无法确认小师弟就是凶手。同时,宗主又有恩与他。于是他就只能在恩与仇之间挣扎徘徊,而不知何去何从,最终只能选择了远远避开...”

故事已经讲完,从风云楼到下山的这一段林间小路,也已经走完。可方子明却回头向身后仍旧灯火通明的风云楼望了一眼,笑着说道:“这座山是一座好山,丹盟也是好的丹盟,相比较而言,愈师弟自从来到了这座山后,笑容以比以前多了许多。”

秦风说道:“想必是因为杜一飞,丹盟中,他们两个的关系最好,也整天搅在一起。”

方子明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杜一飞虽然不是系铃人,却像极了那个系铃人,偏偏又杜一飞又与愈师弟的关系如此好,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机缘吧。”

对话止于此处,方子明揖手一礼,与秦风告别,而后默认下山。秦风点头致意,而后转身再次走向丹盟。

愈加凄冷的夜中,从远处风云楼中映照出的灯光有些暖,暖意之中,是一个个如小格子般的窗户上,显现的一道道熟人的剪影。

上一世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南宫上羽坐在窗前看书,南宫芸默默送上了一盏清茶。秦家的老管家李冶和陈兴平笑呵呵的楼中下棋,面上的笑容是那般的灿烂。安静端坐于风云楼的楼顶,本该在秦风前世中已经死去的易天行,正在望月饮酒而笑,那一番笑容好不惬意自在。楼下丛林某处,杜一飞捧着半个西瓜,眉飞色舞的正在与愈鹏飞说着什么。一脸愁苦的愈鹏飞,不知因何露出一丝笑容,接过了杜一飞递来的一块西瓜...

秦风静静的看着这些,默默看着前世与今生之中,因一座卧龙山的机缘而相聚的人们,心中原本因那个故事而变得灰暗的心情,重新变得平静。这个世界总归是有些不太美好的,却也可能是接近美好的。或者说,美好与残酷本就是共存的,而结果终究是走向残酷,或者走向美好,都只不过是在一念之间罢了。

或许愈鹏飞一生都不会再入归元宗,或许他一辈子也无法解开那个心结。但这并不能代表,他此生再也无法言笑,也不能阻止他愉快的吃上一口甜甜的西瓜。

假设说心结终究有些不太重要,那么自己那个不愿下山的心结何时解开呢?是不是可以少顾虑一些事情,去趟一趟山下的浑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