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的智慧:清风明月见证几多帝王术

2)、皇太极借刀杀袁崇焕

明天启六年(1626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病死后,他的第八子皇太极,以军功、谋略及个人威望均在众兄弟贝勒之上,被推举为继承人。同年九月,皇太极祭一盟誓即后金大汗位,并宣布第二年为天聪元年。

努尔哈赤受重伤死去以后,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特地派使者到沈阳去吊丧。皇太极对袁崇焕窝了一肚子的怨恨,但是因为后金刚打败仗,需要休整,再说也想试探一下明朝的态度;所以,不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还派使者到宁远去表示答谢。双方表面上缓和下来,背地里都在加紧准备下一步的战斗。

皇太极像努尔哈赤一样骁勇善战,但在谋略上却高他父亲一筹。先借袁崇焕之剑斩毛文龙,随后又借明崇祯之刀杀袁崇焕,巧施妙计除敌手,这便是皇太极一手导演的“杰作”。

毛文龙是明末杭州籍的抗金将领,原是明东北边将李成梁的部下,后在广宁巡抚王化贞手下担任军职。后金努尔哈赤攻占辽东时,他下海占据了辽东沿海岛屿,从逃散的辽民中选招数万士兵,多次袭击后金后方,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对后金军的西进、南下,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而后金士兵不习海战,加上渡海船只缺乏,对毛文龙部则无可奈何。因此明朝皇帝很看重毛文龙,一再封赏提职,官居总兵却挂将军印。对这些皇太极一一看在眼里,忧在心头。至于袁崇焕,皇太极当然记得父亲兴兵以来,首次受重创是在袁崇焕坚守的宁远城;自己即汗位后,率大军进军辽西,宁远、锦州之战,后金军威受挫,就是因为面前屹立着一个袁崇焕。皇太极心中对毛文龙和袁崇焕的痛恨,达到了咬牙切齿地步,经过反复思考,一个“借刀杀人”巧除敌手的构想,很快在皇太极头脑中形成。

原籍是广东东莞的袁崇焕,明万历年间中进士,本来是个文人,但在明东北边防吃紧之时,心思报国,单骑出山海关考察形势,自请守辽,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并在宁远、锦州地区,先后取得重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胜利。就在他宁锦之战一周年之际,新登帝位的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1628年,后金天聪二年)七月十四日在北京召见了他。崇祯问这位新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的将领说:“女真人作乱已10年,东北大片的疆土陷于敌手,你不辞长途跋涉应朕的召见,有什么好的建议与打算要讲吗?”袁崇焕回奏道:“如果皇上绝对信任我这个臣子,并给我以全权,我保证在5年之内,平定作乱的女真人,收复整个辽东失地。”崇祯高兴地称赞:“5年内平定女真作乱,到时朕一定不吝封侯重赏!”接见中间,崇祯曾退到别室休息,给事中许誉卿担心5年收复辽东的保证兑现不了,小声地请袁崇焕谈一下他复辽的具体计划。袁崇焕颇不耐烦地说:“看到皇上因辽东事焦虑不安,我说5年内能复辽.不过是为了安慰一下皇上罢了,你又何必钻牛角尖呢?”许誉卿听后马上面色严肃起来;“当今皇上是很英明的,你怎么能这样随便许愿呢?5年到期你兑现不了许下的诺言,你怎么办?”直到此时袁崇焕才突然感到失言了,他一言既出,就有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袁崇焕就是带着“后悔不迭”的心情,匆匆赶回到了山海关宁远前线。

皇太极对明的情报工作是出色的,崇祯同袁崇焕的那番谈话皇太极很快就知道了。他审时度势,觉得这将是实施他“借刀杀人”,除掉自己眼中钉,肉中刺的敌对强手的大好机会,于是在明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正月,主动给袁崇焕写信提出明金和谈,企图借袁崇焕之手先除掉毛文龙,以解决日后南下征明,毛文龙在身后牵制之忧。

正如皇太极所料,袁崇焕求和的心理是迫切的,他深知上一年向崇祯许下的“5年复辽”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幻想通过跟皇太极和谈,诱使后金退还已被攻占的辽东。经过皇太极与袁崇焕之间,信使的多次往返,公开或秘密的几度和谈,皇太极“佯许还辽”,“使杀文龙”,终于得到袁崇焕的“答书密允”,袁崇焕萌动了对毛文龙的杀机。明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六月,袁崇焕借前往辽阳前线视察之机,亲率一支由水手和甲士组成的小分队,渡海来到毛文龙所在的海岛营寨,他以慰问为名向毛文龙的部众发放了10万两饷银,并在毛文龙的陪同下检阅军队和发表讲话。许多听者都被袁崇焕慷慨激昂的演说感动了,讲台下一片涕泣声。突然袁崇焕的话锋一转,面向站在身旁的毛文龙列举了12项该问斩的罪状,随即对环列自己左右的亲兵一声大喝:“还不给我动手!”一名手捧崇祯所赐尚方宝剑的魁梧甲士,乘毛文龙正惊愕不备,挥剑将他斩于阅兵台前。崇祯帝在接到袁崇焕斩毛文龙的奏报后,十分震惊,但事已至此,又正是要用他抵抗后金的时候,只好对他先斩后奏的行为表示赞同,不过在内心里却从此对这位袁大将军产生了疑忌,因为当时的京师正盛传一种流言:毛文龙了解袁崇焕同皇太极不少和谈机密,毛文龙的被斩同袁崇焕杀人灭口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