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广贤文》

几人大笑,清绮啐道:“这丫头可不能要她很快长大,心思贼着呢!”

庞啼噘嘴委屈回嘴,“啼儿年龄小,最多也就是让哥哥搂一下,可不像某人,明明隔得很远,还把大腿伸过来诱惑我们家男人,是不是清绮姐?”

瑜然大羞,那一晚被李之神志迷顿中只手侵入,可是被她们取笑两天了。

众人正欢乐间,后院方面走来一群人,看到前院已被货物堆满,应该是绕向楼外台阶了。

“是俞太尉引人来了,我需要上去照应一下,原本说好今日午时赶到俞府,怎地自己找来了?”

“我们都去吧,春柔她们也参与售卖了,一层有人看着,我们去了也好有个端茶送水的!”清绮建议。

“啼儿怎么办?我可不愿回那小屋子里了。”庞啼急声提醒。

“那就一起跟了来,但啼儿你就不用上前了,自己找个房间等一会儿,中午我们一起去秦陇雅阁!”

来到三层,果然是俞太尉一行人,来人可都是高官大员,楼梯处守卫也不敢阻拦,还要积极出手搀扶。

“获知你这里忙碌情形,索性老朽自己寻了来,这些都是我的弟子亲随,全部来自翰林书院,也顺便来讨些宣纸一用!”俞太尉一语道明来之目的,显然有意将李之拉入他们行列中。

李之赶忙一一致礼,老爷子有心推荐自己参与翰林书院圣贤讲堂,借以与翰林系互有交往一事,临淮郡王已经和他谈过了,李之深知其中重要性。

大弟子訾仪訾汉典笑道:“圣贤讲堂更多涉及到儒家思想,只因皇宫内更对道家理念眷眷不忘,为避免两种观念直接产生剧烈碰撞,将儒家另辟圣贤讲堂单独设立,无疑是个最好办法!两种理念都有相当可取之处,听说李先生这里有已成系列《增广贤文》完成,早些来讨了去,今后先生就有足够借口忙你的事情,而不必日日点到!”

他这话可是为李之着想,虽说翰林院俞太尉占主流,但各方势力一样各有安插其中,即使随意置其一类似掌校理图籍册之类学士虚职,也有很多双眼睛盯着呢。

而李之早把自己撰有完整《增广贤文》一事讲述给临淮郡王,这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为古代儿童最重要启蒙书目,乃经过后世明、清两代文人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

其内容汇集为人处事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思想均有体现,为后世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儒释道各家经典集之大成读物。

将此类著作交由圣贤讲堂作为首个研究项目成果,不仅李之一人从此享有特权,整个圣贤讲堂成员也会有功绩奉献,可是个绝好大事件。

李之笑着解释:“《增广贤文》包含文章符号,全文共计4572个字符,单数有3871个,段落数有213段,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目前原本遗留在奉邬县,但我已熟记记于心,是不是念诵下来,当场笔记?”

“如此甚好,这样一个堪称庞大著作,足以令圣贤讲堂始建之初就开门见喜,对于今后资金申拨、功绩记存都有巨大影响,由我来首先提出如此建议者也是面上有光了!临薄,李先生背诵,你来录记!”俞太尉嘱咐道。

年仅三旬有余的风云风临薄,为俞太尉最小弟子,此时站起身来躬身领命。

清绮、瑜然忙把巨大书桌收拾起来,铺上宣纸,自有人上前研磨。

乘此时机,李之接言,“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这是我需要提前知会给诸位的,还请大人们思虑清楚!”

“能否进一步解读一下?”有翰林院老者含笑问及。

可以看得出来,俞太尉今日所引来之人,不仅对李之抱有极大善意,也同时怀有强烈好奇心,能够有商业上成就或医术不谈,单凭能获得此次诗文大会魁首,就已经令他们不敢小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