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第一批产品下线

“俊良兄怎么也不肯来,却是打发我前来汇报。第一批生产线产品已经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足有几百件,他是让我相请李先生,前往织机房审视。毕竟是首批产品下线,你这位主家可是要在场的!”莫俊急匆匆道。

以目前机械程度,自然满足不了后世流水线作业方式,但各个工序一样被李之严格划分为统一进度,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

手工纺线不同于现代机器纺线,由于纯羊毛毛质好,含绒量高,手工纺线容易检查出毛的粗细及韧性等,能及时调节转速及用力程度,尽管毛线织就速度极慢,但也因此令手纺线结实、耐用、韧性强、拉力大,而且还漂亮。

因而手工纺线工序在另一处织机房,雇佣了更多织线工人,已经在几天前就提前动工了。

今日里还是脚踏纺车调配后首次产出成品,但极落后的纺织工艺,也只能保证一批几百件花色、尺寸雷同,需要另行调配织机,才会有不同产品出来。

而且不同于同时纺两根纱的织布用脚踏纺车,此等纺机是在单股机改造而来,每每临到下一处提花之前,还需要重新固定一下线的位置,无形中,无数繁琐工序中断下来,令一件毛衣织就要至少两个时辰。

但好在有李之这样安排,会有几百件一同完成,也比人工织就要快了无数倍。而且通过主机,辅机的配合,可织出反正针、元宝针等简单的花样,罗纹边整齐美观,使织物更富有弹力。

目前工人手艺生涩是个问题,如此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也便于工人们更深悉其中机巧,一旦他们对这种新型式粗绒线编织手法娴熟了,他才会允许各人之间自行组建小团体。

因为每个人手下灵活度不同,密集型流水线雏形,机器不能保证机械自动前提下,就必须满足参与人员织就速度的高度统一。

日后会根据成品件数结算薪酬,手里活计灵巧,自然就挣得多,某些手法笨拙之人自然就会拖了主机。辅机配合的进度。

不能不说,古代传统手艺人极高发明创造智商,这些相比后世落后巨大的粗造毛衣编织机,可是他们凭借着手工编织针法里自行摸索出来的。

李之也让清绮郡主对主要几名参与者重金奖励,一旦工厂产量上去了,他会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开发下一代织机工艺,以及更多花色设计,毕竟以他一个大男人,再是自后世穿越来,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所知花色少之又少。

眼下马上饭菜就会端上来,但莫俊所说也是实情,第一批成衣下线意义重大,他与清绮还真是要亲临现场见证一下。

于是他引着一众好奇心强烈之人,迅速来到织房,面对相比后世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单一花色毛衣,李之依旧心情激奋。

羽灵姨第一个跨步上去,抓过一件毛衣就在身上比划,嘴里还在啧啧不停:“看着毛衣厚度不足,但仅是入手就是一股暖意,替代臃肿棉衣自然不在话下!虽说样式有些古怪,但女人们身形苗条下来才是首要,能让她们脱下笨重棉衣,已经算是成功了!”

李之哑然失笑,在如今年代上了些年纪人眼中,这样新潮毛衣居然成为了样式古怪之物。

清绮直接笑出了声,“我说羽灵姨,什么叫样式古怪?只要它风行起来就是时尚,哪怕一个麻袋片,被剪成别致样子,只要穿的人多了也会成为一时潮流,何况毛衣的出现,是能体现出身形来的超薄保暖奇效!”

没有参与斗嘴,李之却是俯下身子,不厌其烦的一件件细细翻来覆去查看,现场没有人赶上去帮忙,毕竟此类衣物对他们来讲,还算是稀罕物,其中存在着什么机巧可没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