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皇上急的结巴了

大宝胖墩墩的坐在床上,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那样,娘你会好吗?”

“嗯?”万贞儿一向不是娇滴滴柔柔弱弱的感性女人,可还是被儿子萌到了,他好可爱,满脸的天真无邪和担忧:“不会呀,娘看到你难受,会心痛的。你忍一两天,娘很快就好了。”

“喔。”大宝的小短手抠着床,歪着头思考了一会,似乎是觉得不划算,泱泱的爬回去了。

万贞儿的眼圈红了红,感动的痴痴的看着儿子,这个胖嘟嘟的身影和多年前那个肉嘟嘟的小太子非常相似,都是那么温柔体贴温存的男人啊!不知道将来是谁家姑娘,能有嫁给我儿子的好运气。

希望是一个非常贤明又有趣的女孩子,不要太刻板守礼呀,私下里要和太子一起玩笑才好,希望我儿子也别纳妃,能成为一个明君。……哎呀,再过十几年我就要抱孙子了……

小太监手里抓着一张纸条,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

争吵的大臣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都发现了这个小太监,他们争论的声音情不自禁的降低了一些,偷眼看着那人,暗自揣测:[是万贵妃吧?]

[肯定是贵妃啊宫里没别人了]

[这是要干什么?给张天师说情?疯了吗?]

[牝鸡司晨!太过分了!]

[皇上居然一脸期盼!这肯定不是太后的纸条!]

皇帝期待的睁大眼睛,一种朝气蓬勃的开心取代了愤怒又丧气的表情,大臣们这才知道,原来皇帝面对后妃时挺高兴,不是一天到晚都那么丧气。

朱见深接过纸条,展开来一看,脸色大变,抬头看了一眼大臣们,又低头看了看纸条:“诸位爱卿议论了许久,朕都听到了。”其实没有,皇帝一直坐在这里胡思乱想,并且期待的看着谁能跟谁打起来。

“张元吉斩立决,其祖母赐死。”朱见深捏着纸条,有些慌忙:“陆瑜瑜拟旨,唉,算了不不用拟旨。用公文吧,三法司都,都在这里,快点报上来,朕来用,用印。”

众人都很惊讶,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呀!

怎么看完纸条之后,皇上突然这么着急?

难道万贵妃督促他赶紧判张元吉死刑,不判不许回宫?

皇上急的都结巴了!

三法司:大理寺,刑部,督查院的最高长官立刻凑在一起探讨,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三人在一起,迅速确定了这件事,你一言我一语的凑够了公布的十条罪名。

其实主要杀他的原因只有三个,但是凑的罪名多一些显得这个人更该杀。

御史大着胆子问:“皇上,请勿使后宫干预朝政,臣斗胆问一句,万娘娘写了什么?”

朱见深用袖子擦着冷汗,愁眉苦脸的叹了口气:“贵妃提醒朕,母后一直在服用天师府进进贡的丹药,若听闻张元吉要被被斩首的消息,一定会设法营救。事不宜迟!母后若不让我杀张元吉,我也不好违逆她老人家。诸位爱卿不要咬咬文嚼字字穷究细节。”

和母后顶着干这种事嘛,只能为万姐姐做一做,为了别的事可做不出来。

旁边的掌印太监赶紧把处决犯人时用的大印挑出来,捧过来。

三法司立刻把草稿递了上去,陆瑜擦着汗:“皇上恕罪恕罪,时间紧迫,来不及细写。”

朱见深问道:“这公文不不给百姓看吧?”

“不不不,由监斩官宣读之后就封存起来。”

“那就好。”朱见深抄起搁在朱砂印泥上的狴犴大印,结结实实的盖在公文上,随即挥手:“快快快去,不要耽搁。命你们仨为,为监斩官,即刻行,行刑。”

书中暗表: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大臣们知道太后有多胡搅蛮缠,也知道皇帝有多软弱可欺,心中也莫名的升起一份争分夺秒的紧迫感。

御史还是不依不饶:“臣启皇上,贵妃娘娘如何得知张元吉已经押解归案,难道朝政诸事,贵妃悉知?”

朱见深听得出他言外之意不是什么好话,气哼哼的瞪他:“朕刚告诉她的,怎么不行?秦仲斌此行甚是精彩,朕要让贵妃听一听。”

御史也不好说什么了,不是贵妃派人探听消息就没事,皇帝自己大嘴巴那是他的事儿。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慌忙领旨,出宫去,在菜市口搭了法场,在刑部提了人犯,点了刀工最好的刽子手。

张元吉被拖到菜市口时,还难以置信呢,他原有十成的把握相信自己能脱罪,就算不能脱罪,而已一定罪不至死。

眨眼睛的功夫,刚进大牢,才嫌弃了半天,找了个干净地方坐下,忽然就来了狱卒把他往外跩,拽出牢房就是五花大绑,到门口时往他嘴里塞了一块肉,灌了一口酒,然后拉到门口:“交了!”

“收了。”

一般的罪犯不够格坐木笼囚车,非得是有身份的才行。张元吉就挺有身份的。

虽然消息传播的时间短,可是张元吉的分量重,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来围观,掌柜的带着小伙计,师傅带着小学徒,当妈的带着孩子,都来围观。

狱卒们把他从木笼囚车中摘出来,押到台子上,从身后一脚揣在膝盖窝上,叫人跪在地上。

陆瑜正要吩咐开刀问斩,忽然听见人群外一声大喝:“刀下留人!”

拨开人群走进来的油腻中年人,正是周太后的弟弟,长宁侯周大福,他大摇大摆:“你们好大胆子,胆敢冒犯神仙。”

陆瑜站起来,满面堆笑:“长宁侯,这可是皇上的旨意。”

众人纷纷鄙视他。

“你们等着,老爷这就进宫请旨去。”

陆瑜笑道:“长宁侯快去快回,时辰就要到了。”

周大福得意洋洋的哼了一声,带着家丁奴仆又挤出人群,打马入宫。

左都御史:“陆尚书,你怎可如此”

大理寺卿:“陆兄,你这是为何?”

陆瑜瞧他走到街口,一拐过去,立刻抓起签字往地下一扔:“时辰已到开刀问斩!”

他嘀咕道:“我说了快去快回,他去的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