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废廷议制度!(求订阅)

“只是......”

“这来回两份家书的开销,却是需由朝廷承担。”

嬴政蹙眉。

但也并未多说什么。

见始皇并无意见,秦落衡脸上并未显露欣喜之色,而是从席上站起,深深的朝始皇躬了躬身,见状,嬴政眉头一挑,他已猜到秦落衡恐又要说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了。

嬴政的目光渐渐清冷起来。

秦落衡正色道:

“上述两个做法,谈不上是惠及。”

“只算得上是安抚。”

“据儿臣所知,大秦是在家耕种三年,出兵时,要自带一年的口粮,眼下大军在边地时间已过一年,目下恐又开始催促家中送粮送衣,儿臣认为,这部分口粮当由朝廷承担。”

秦落衡话语落下,殿内当即安静。

嬴政更是面露寒霜,冷声道:“你可知这是三十万大军的口粮,你既已经知道朝廷缺钱,为何还要执意提这个建议?”

秦落衡深吸口气。

沉声道:

“父皇说错了。”

“不是三十万,而是六十万。”

“还有百越的三十万。”

嬴政脸色阴沉如水。

秦落衡低垂着头,根本不敢抬头,沉声道:“大秦的确很缺钱,但一统天下之后,大秦从六国贵族身上,搜刮了不少,眼下应还有不少剩余,再则,九月上计刚结束,朝廷刚征收完租税,足以供应大军。”

“而且据儿臣所知,敖仓粮食现在十分充足,甚至足以供养大秦数年。”

“老秦人为大秦付出这么多,大秦不当再辜负他们。”

秦落衡咬牙坚持着。

嬴政冷冷的看了秦落衡几眼,冷哼一声道:“敖仓的确存粮不少,也的确能够供养大秦数年,但那是秦国数十年之积蓄,岂能轻易动用?而且正如你前面所说,大秦花费钱粮的地方还有很多,岂能如此挥霍?”

“不准!!!”

嬴政直接驳回了。

秦落衡道:

“父皇,儿臣认为这是必须做的事。”

“大秦已负老秦人数载,岂能继续让老秦人寒心?相比大秦根基,这些花销儿臣认为是值得的。”

“老秦人在平定六国中,战死三十余万,后续征发又如数补入,平定六国之后,又征发三十余万民力进入南海,其中八成是秦人男女,再加征发老秦人北上征发匈奴,以及几次与山东人口互换迁徙。”

“在这不到二十年间,老秦人死伤高达八十余万。”

“老秦人几乎是家家从军,目下之关中老秦人,除了在军男子,八成都散布到边陲去了,老秦人为国效力一生,难道朝廷就不能施以一些优待吗?”

“恕儿臣忤逆!”

“父皇,你这次真的错了!”

嬴政长长的沉默了,脸色阴沉得可怕。

秦落衡弯腰躬身。

他很清楚,大秦拿的出这些钱粮。

朝廷的确缺少钱粮,但大秦皇室是不缺的,毕竟天下的山河湖泊都归属大秦皇室,而皇室用度却是出自租子,因而除了皇帝赏赐,皇室的财物是只增不减,因而大秦皇室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历史上。

大秦灭亡后,敖仓的存粮,不仅支撑起了整个楚汉相争,甚至后面还供养了汉朝数年,而敖仓里面的存粮,其实大多是属于大秦皇室的。

眼下......

秦落衡便是想让始皇拿出皇室财物。

秦落衡道:

“儿臣知道父皇心有不满。”

“但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只要大秦安稳,这些钱财终究还是会回来的,而且儿臣之建议,并非是只进不出。”

“儿臣现为尚书令,管理着诸子百家。”

“眼下,农家的人正在全国各地,收集粮种,进行粮种培育筛选,目下已有了一些成效,用不了几年,大秦的粮食产量就会得到不小的提升,到时朝廷能征收上来的租子也会大幅提高。”

“此外。”

“儿臣也建议放开驰道。”

“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