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昌信托商店算是老字号,国营的。
用以前的话来说叫典当行,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二手市场。
里面商品众多,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收售杂项,从照相机、手表、蝈蝈、葫芦、皮鞋、帽子、衣服、酒、工艺品可以说只要是有点用的东西都可以收售。
第二类是家具,木床,桌椅,箱子,衣柜,留声机。
第三类是收售自行车和那些大件,包括整车,自行车配件什么的等等,甭管是寄售还是出售,只要带上户口簿和自行车执照就能办理。
这年头可以说是信托商店的黄金时期,人们工资不高,物资还匮乏,大多东西都是凭票证供应。
所以信托商店便宜还不需要票,虽然说是旧物,但不打紧啊,能用就成,于是深得一些手头拮据的老百姓的喜爱,生意也非常红火。
还有一小部分人只为逛,不为买,这些都是眼尖的主,过来淘宝贝的。
所以,今天正好周日,赵阳看着店里蜂涌的人群,那热火朝天的景象,有些无语。
大冷天门口还站满了人,提溜着各种各样东西,一边吆喝叫卖,好像在赶大集。
这些都是有点门路的二道贩子,附近带红袖箍的也没人来查他们。
瞧见赵阳三人的穿着打扮,这些贩子看出是有钱的买主,立刻便有几个凑上来。
赵阳可没心思搭理这些比猴还精的贩子,正打算带两女进去,却被熊玉珠拉了下胳膊,指着一旁的楼梯。
“我们去楼上,上边有一家挂靠着独立经营的小型文物商店,我叔伯就在那。”
“不早说,走,我们上去。”
赵阳示意熊玉珠走在前头,等来到了二楼,他左右打量。
楼梯左手边摆的是信托商店里比较贵重的货品,像手表,照相机,收音机之类的。
楼梯右边就是那家文物商店,面积只有四五十平,摆着七八个玻璃柜台。
有三个年轻小伙站在柜台后边聊天,店内只有零散几个客人在闲逛。
随即,赵阳示意熊玉珠自个去交涉,找她要找的那位叔伯,他则带着陆思敏在店内逛了起来。
说起来,回到这年头,哪怕混得不咋地,屯这些老物件都能在后世发大财。
可话又说回来,真发了大财,人也老了,玩不动了。
当然了,这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等改开后,遍地黄金。
有能力者,不需要收集老物件也能挣钱挣到手软。
没能力者,哪怕收集了老物件也守不住,更拿不稳这笔横财。
不过真有这方面的爱好,那就另说了。
赵阳反正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对收集老物件基本不怎么上心。
但要随手的事,那他倒是不介意,图个乐趣也好。
“赵老师,这个鼻烟壶太好看了。”
玻璃柜台前,转了快半圈的陆思敏一直波澜不惊,直到看见精美的鼻烟壶,顿时一脸惊叹。
赵阳倒是见过鼻烟壶。
可对于第一次见的陆思敏来说。
甚至说不管是谁,只要第一次见这玩意,都会发自内心的惊叹自作者那巧夺天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