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广罗寒门,勤工俭学!

赵阳其实不抵触成为讲师,他前世好歹是个本科,够格的。

就是刚刚有点懵而已。

再说,他一生要强,被特殊破格对待,提拔为国内当前一流学府的老师,当然求之不得。

所以,在化工研究所,赵阳给一群技术专家上完课,刚吃完饭就被冯校长拉到了清华。

“赵阳同志,我先带你去逛逛校园?我们这也不知道你来过没有!”

冯校长没有后世校长那大腹便便的统一身材,看起来还听消瘦的,初映象起码算是好校长。

“我也是头一次来,对这里可是仰慕已久,就是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参观。”

赵阳同冯校长走在校园内,说着片汤话,身处绿树成荫,景色秀丽的环境中,心情都不由变得美好。

时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路过,对赵阳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赵阳同志的事情我了解过,主要是你父母去世的太过突然,使你中断了学业,不然这里早就成为了你人生中的一段学业旅程,当然了,现在也一样。”

冯校长说话滴水不漏,赵阳与之客气寒暄。

当看完清华园,参观过园内的水景、石景、以及参天古木,两人又边走边聊漫步游览钟楼、荷塘,一直来到了食堂。

“冯校长,我们进去看看?”

赵阳注意到里头还有学生在吃饭,打算看看伙食怎么样,以后每周要过来几天上课,可不能差了。

“赵老师请。”

聊到现在,冯校长态度依旧,十分客气。

这个食堂不大,不远处就是宿舍和澡堂子,还有锅炉房,方便学生打开水和烧洗澡水。

而即便现在十二点半了,赵阳注意到,还有不少学生拿着饭盒,也有拿一个大碗的。

看其穿着打扮,大多都是农村学生,很朴素。

锅炉房里边有一个长长的台子,旁边站着一个大爷,有学生往上边放一个饭盒和碗,就交一分钱。

饭盒里装的是一个个窝头或是黑馍,这是学生自带口粮,拿到锅炉房来加工的。

旁边还有一个水槽和平台,不少学生正在抓紧时间往饭盒里和面。

所用食材五花八门,好的是灰面,也就是全麦面,实际上比棒子面要好。

也有带大米的,往饭盒里加上适量的水和米,蒸好就是大米饭。

这是家境好的,吃的都是细粮。

差的常见的粗粮有玉米、高粱、红薯等,更差的有吃红芋、荞粉,一般黑馍馍就是荞麦做出来的。

后世荞麦算是好东西,粗粮中的精品,有些人就好这一口。

赵阳凑近了看了看,见到有个学生在捏菜团子,是一种不知道什么叶子混了点粉末混上水,捏把捏把就成了一个团子,放在碗底,就完事对付了。

赵阳摇了摇头,心情忽的有些复杂,随即又看到锅炉房里边有一口超大的锅,是烧煤炭的,锅里已经微微冒着热气,上面有一个超大的蒸格。

紧接着,赵阳就看到很多学生挤到了打菜的窗口,关键还有区别。

在打菜的窗口上面分了甲乙丙三个口。

老师一般在甲窗口,里头卖大米饭和白面,还有少量的荤菜,以及三个素菜,油水偏多。

乙菜窗口卖的是棒子面窝头,还有两个素菜,菜是放油炒的。

丙菜窗口就是最差的了,只卖白水煮的青菜叶子,还有蔬菜汤。

当从食堂出来后,赵阳惆怅的呼出口长气。“冯校长,学校里条件比较艰苦的学生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