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人家的觉悟,再看看你们,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讨论那么激烈就是不想再学新知识。”

这两个人排排坐大气都不敢出,跟鹌鹑似的。

等林秋明出门去了,黎琳把门锁了又回来给这两兄弟说软话:

“不是我要逼你们,是这个社会发展进步太快了,现在你们看不出什么,再过个十几二十几年,等你们有了孩子,甚至孙子,你们会发现时代抛弃我们,从来都是不打招呼的。

如果说这一辈不努力,你们想指望下一代努力,我只能说很难,非常难,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去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你们想十几年以后,还是在这地里,一锄头一锄头得犁地吗?我不是说种地不好,这世界上做什么都能有出息,可是绝不是现在这样种地,这法子已经种了论千年,也没一个能干出个样子来。

但是上了学,可以学研发更高产的种子,可以从亩产五百变成亩产一千甚至更高,还可以造拖拉机和农业机,以后播种浇水收割全部都机械化,甚至温度和湿度都不需要人感觉,有机器数据一看就懂。”

黎少良听完突然问了个很蠢的问题:

“那我等十几年等到这些东西发明出来了用不就好了。”

这是什么机灵鬼的办法。

黎琳都被他气笑了,偏偏他一点不觉得这个问题有问题,还很认真等着黎琳回答呢。

黎琳:“你买得起吗?”

短短五个字,给黎少良造成了巨大伤害。

“你知道一个农民一年收入多少?,一台拖拉机又多少钱吗?”

黎少良摇摇头:“不知道。”

“就不说拖拉机了,”黎琳换了个例子:

“现在的自行车好比以后的拖拉机,你买得起自行车吗?你算一下你需要攒多久的钱才能买得起?就算你买得起拖拉机了,买得起一个拖拉机可没法实现农业自动化,还有收割机,农药喷洒无人机等等。”

黎少良掰着手指头脚趾头算了半天,最后表情呆滞得摇了摇头,他算不明白了。

黎琳被他这个样子逗乐了:“你看看,你不学习,连你要多久能攒到那么多钱都整不出来,这要是出去买菜但凡买多一点你算不清楚钱数,那就不是你买菜了,是你给人家送钱!”

黎少良被训得跟村口的大黄似的,头都不敢抬。

黎少斌想得要比他这个弟弟明白,听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之后咬定了一个字:

“学。”

“再差也要学,能考到哪是哪。”

黎少斌说完就看向自家弟弟,可惜黎少良是真没这觉悟,他看椅子角,看他的脚,看黎少斌黎琳的脚,就是不抬头看他们的脸。

黎少斌比黎少良大上一岁多点,但是农家没有什么孩子不孩子的说法,但凡能跑能说话都能干点事,大的看着小的,等到小的能走路了,就带着一块上树摘果下树摸鱼。

可以说没人比黎少斌更了解黎少良了,就是黎父也没那么了解他的二儿子。

黎少斌:“你现在在这件事情上低头,以后在陈家人面前就得低头。”

“可是,”黎少良抬起头来,看样子不太服气:

“当个普通的农民…也不是不可以。”

他说到后半句的时候,声音小了下去,很明显他自己心里头也知道哪个好,只是不想吃这个苦罢了。

“二哥,”黎琳很少这样正儿八经得叫他:

“我就问你句真话,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学,如果真的不想,你确定,以后我肯定再叫你学。”

黎少斌不赞同地喊:“小妹。”

“大哥,”黎琳的语气没什么变化:“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不想学你逼他也没用。”

黎少斌长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是这个理。

可就跟做父母的一样,都知道孩子不想学,不想累,不想吃苦。

可哪有不想就能不做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