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少斌絮絮叨叨还在交代:“少良在家陪着你,有啥活就指使他去干,等他上工去了,你就尽量别出屋子了,现在这情况村子里可能也不太安全。”
黎琳站了会,也不知道该说啥了,那冷风一阵阵的吹,她缩了缩脖子,退回了屋里。
等到黎少斌出门去了,屋里就只剩下了黎少良和黎琳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了。
这么干等着不是黎琳的作风,天灰蒙蒙刚亮一点,她就鼓动着黎少良跟着她去趟后山。
上辈子她感兴趣的事情多了去了,这野营露宿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这野外生存方式,她多少了解一点,这做陷阱什么的,她就更明白了,她就是打算弄上两个陷阱。
反正不费什么事,万一成功了呢。
他们也不搞别的花里胡哨的,就整那最简单的,挖个坑,再用草给它盖回去,怕有人会误踩,都没敢插杆子在下头,还特意在坑旁边竖起了个棍子,上头缠了块烂布。
吭哧忙了一早上,这冻得跟冰块似的冻土也只挖出了一个小坑,不过黎少良也没气馁,一直挖到上工铃响了,他才匆匆赶去上工了。
黎琳一个人也挖不了坑,干脆就在山里转悠。
已经是冬天,虽然说没下雪,可山上也没什么东西。
一眼看过去,全是清一色的枯树和落叶。
不行,这什么野鸡啥的没能捡上一只,但是这柴火不能没捡,上一趟山不能啥都没带回去。
黎琳在山里上上下下,也不用什么绳子,随手捡来的一根藤条就能把一捆柴火绑得结结实实。
这具身体没搬过重物,不过一捧她都能环抱住的柴火,她走两步就累得直喘。
这会正常人家都没时间在外头瞎晃,男人得在地里上工,女人也不得闲,要是家里的孩子大了些不用人看的,那也得一块上工,除了那上了年纪真的是干不动的老人才不去上工。
可这也不是说他们就能闲着了,但凡能动的没瘫痪,那都不愿意歇着,门前屋后开几分菜地,浇浇水除除草,屋里这一日三餐,还有那养生产队的鸡,有些人家还会养着生产队的猪。
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孩子,农户家里就没人能闲着。
所以黎琳走在路上的时候,是比较空旷的,空得有点吓人。
可迎面吹来的风又送来了不远处农田里人们干活的喧闹声,声音驱散了黎琳心里的不安。
这会她才有了一种真实感,她来到的地方不只是一本书,还是个真实的世界。
有水有山也有人,和曾经她自己那个世界没什么区别。
农村的小道不好走,全是土疙瘩,不过并没有她之前想象着那么差。
以前她听人说过不少农村的谣言,说什么农村都是非常脏的,什么屎尿都在地上到处都是的。
这话真的是但凡有种过地的都知道就一瞎话。
这农村的路上什么都有可能有,但这粪便是很难见到的,以后倒是有可能,但是现在是万万不可能的。
为啥,因为这地里庄稼的长势咋样,那全靠肥料。
这个年代肥料还不像后世那样可以大批量生产到烂大街的地步。
它是稀少甚至要靠抢的存在。
这化学肥料难得,可农家肥到处都是。
村里哪家孩子被揍,要是别的原因多少都会有人劝上几句。
可要是因为在外头随便大小便,那绝对不会有人劝的。
你问为啥
还不是没肥料闹得,这集体的地要上肥,自家菜地也要上肥,这人肥和牲口肥都筹到一块发酵,这就是农村一年到头最大的肥料来源了。
所以黎琳走在路上,除了些土疙瘩和石块就没看见别的了,偶尔一阵小风吹过来,走累了的人吹上一会风,脑袋就清醒了。
空气更是清新,草和土的味道融合,这个年底还没有什么空气污染这回事。
不像她们那会,出门不戴口罩就是裸奔,口罩越卖越贵,越升级越好,可外头天空的黑云越压越重。
想到天空,黎琳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天上,多清澈的蓝白色啊。
她从没见到天空是这个颜色,一时间看呆住了。
“黎琳!”
突然有人喊这她,黎琳才回过神:“啊?”
她眼前这人不是王队长吗?不对啊,该上工的时候他怎么会在外头乱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