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薇回屋子把头发重新编成两股辫子,尾端系上红头绳,她的头发已经及腰,又滑又顺,编出的辫子像是从油里捞出来的一样,黑亮极了。
从炕柜里拿出一朵水红色的帽子带上,白色围巾遮住口鼻,套上黑色大棉鞋,林夏薇去东屋,谢鸿文乖乖巧巧的回答林景城的问题,时不时的再和林夏英聊上几句,看的出来,林家人都挺喜欢他。
林夏薇感到很无力,上辈子张志强回家和她办婚礼,到她家她哥她爹都不爱搭理他,她还道他们一直是这样的,如今才晓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谢鸿文见到林夏薇来了,站起身,他这一站,所有人都看向林夏薇了。
“爸妈,我们走了啊。”
“去吧,别骑车了,外面雪刚化,路滑。”夏翠华一挥手,她也没拿钱给林夏薇,有人在,不合适。林景城让她去买烟只是个借口,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两人出了屋,谢鸿文把军帽带上,帽子式军绿色的裁绒帽,有毛的部分是黑色的,倒也不难看。
林夏薇一直觉得,男人穿西装是最好看的,如今她才知道自己有多肤浅。
明明穿军装才最帅,男子气概扑面而来,林夏薇红了脸颊。
两人并肩往走,中间隔了一拳头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男女来说太近了,但两人都将他刻意忽略了。
“你是叫夏薇吗?”
“你在什么部队当兵啊?”
两人同时开口,也是神奇,两人都被这忽如其来的默契惊呆了,相视一笑,后谢鸿文回答林夏薇的问题。
“我在二炮当兵。”
“炮兵啊!”林夏薇感叹,林夏薇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军人,大多是海陆空三军的,二炮部队出来的很少。
“嗯,我们是炮兵,不属于海陆空三军的,我们有独立的编号。”世人对炮兵多有误解,认为炮兵是海陆空三军中的一个团或者旅,却不知道炮兵,是一个独立的军种。
“我知道的。”在21世纪一零年代,各种各样的军旅片横空出世,林夏薇也曾观看过,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来临之时,冲在最前线的也都是军人,对于军人,她很敬佩。
谢鸿文惊奇的看了林夏薇一眼,嘴角含笑,“好多人都不知道。”
林夏薇忽然想起网络上说军中流传甚广的调侃炮兵的段子:“背黑锅,戴绿帽,看别人打炮。”
“许姐,这得有一斤多啊,我那钱不够吧,差多少啊?我给你。”林夏薇说着去掏兜子。
许姐连忙避开,“没差两块钱,你再给我我就生气了。”
林夏薇只得作罢。
还有三天就放假了,大家都无心工作,就像许姐,手里摊着一本资料已经很久了,小梁拿了个铅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也不知道在干什么,王科长开会还没回来。
看大家都在摸鱼,林夏薇也不好表现得太勤奋,只得跟着摸。
“小梁啊,你们单位去年过年发了什么东西啊?”许姐问道。
小梁推推鼻子上的眼镜,“去年发的东西挺多,毛巾两条,油一桶,猪肉羊肉各一斤,水果罐头四灌。”
要不怎么说公家福利好呢?像林夏薇刚刚上班的那年,就分了大米白面各二十斤,红糖两斤,豆油两桶,猪肉羊肉两斤,毛巾两条,因为是第一年上班所得,至今她还记得清清楚楚。
许姐显然也想到了,目含期待,“也不知道今年要发什么。”
小梁安慰道:“国家越来越富裕,发的东西肯定比去年多。”
小梁这话说得没错,公家单位的福利越来越好,比私营单位要好的多,直到15年邢主席上台,极力打压贪官污吏才收敛了些。
不久,王科长迈着八字步回来了,大家话音一收,埋头装作很忙碌的样子,王科长见状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围坐一排,例行早会,“同志们呐,上周交给你们的工作做的咋样啊?”目视一圈,没人出口。
秉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原则,林夏薇紧紧的跟着许姐的步伐走,许姐不开口,她也不坑声。
“小许啊,你是老同志了,你来说。”见无人说话,王科长直接点名。
许姐咳嗽一声清嗓子,“报告科长,任务完成了三分之一,上任技术员走了以后的资料一直堆着没去整理,现在整理起来比较费劲儿,而且您还说了历年的资料都要有,这又是个大工程......”
其实资料很好整理,上任技术员是个很认真负责的人,很多东西都有记录在案,林夏薇她们只要照着整理就行。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王科长也是从小兵过来的,什么操作没见过,心里门清面上却丝毫不露,还似模似样的点头:“很好,争取在明年初春之前整理出来。”
说完,王科长翻了下手里的笔记本,“刚刚乡长说了,27号下午不上班,请大家在乡里的香客来吃饭,大家务必要到,吃完饭也不用回来上班了,直接回家吧,28号上午来打扫卫生就行了。”
王科长的话说完便是一阵欢呼,吃饭就意味着要发东西了,白的的东西就没有谁不喜欢的。
王科长说完话以后,林夏薇借机讲了请假的事儿,王科长什么也没说就同意了。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个集日,十点左右的时候老何和小张来找许姐,三人偷摸着去逛街买年货去了,小梁瞅着王科长不在,打电话给女朋友煲电话粥去了,林夏薇百无聊赖,忽然发现自己挺可怜,在乡里上班也一年多了,也没个朋友。
叹了口气,不是她不想交,只是大多数都是已婚妇女,已婚妇女都不爱带她玩,就像大孩子不爱和小孩子玩一样。未婚的来这上班的人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都呆不长,人走了她们联系也就断了。